考試吃「聰明藥」提神 母害學霸女「染類毒癮」涉違法

▲大陸一名高中學霸女「聰明藥」提神,越吃越吃糟糕。(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大陸一名高中女學霸學業成績優異,進入高三後成績一路下滑,連老師都覺得奇怪,事後調查出震驚事件。原來女學生進入高三後因名次下滑感到焦慮。母親爲了幫助女兒提升表現,未經醫師診斷,透過非正規管道購買所謂「聰明藥」,害學霸女服藥後染上類似「毒癮」症狀,弄巧成拙。

陸媒《中國新聞網》報導,女學霸於北方某省一所市級重點中學,在高一和高二階段,常年穩居班級前五,步入高三,成績下滑至十名開外。母親爲了讓女兒提高成績,沒有諮詢醫生的情況下,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了一款「聰明藥」。她聽說,很多學生服用這種藥後,學習效率大增,考試成績顯著提高。

服藥後,女學生自覺精神集中,學習狀態提升,甚至自行加大劑量。然而考試結束不久,她開始出現失眠、掉髮、心悸等副作用,並在停藥後經歷劇烈戒斷反應,出現頭痛、噁心、精神恍惚等症狀。最終,她在母親陪同下前往北京高新醫院藥物成癮科求助。

這類被統稱爲「聰明藥」的藥物,包括「專注達」(成分爲哌甲酯)、「阿德拉」(右苯丙胺)與「莫達非尼」,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主要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藥物透過提升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濃度,改善注意力與學習狀態。

大陸醫生徐傑指出,他從2017年起開始接診「聰明藥」濫用者,年齡最小的患者僅15歲。「聰明藥」是統稱,主要包括專注達(主要成分爲哌甲酯)、阿德拉(主要成分爲右苯丙胺)和莫達非尼這三類精神藥品。

然而,這些藥物均屬大陸政府嚴格管控的一類精神藥品,對非ADHD患者而言,長期服用可能導致依賴與神經系統損傷。北京安定醫院醫師何凡指出,服藥初期雖可能短暫提升注意力,但隨後易出現情緒波動、焦慮甚至幻覺,一旦形成心理依賴,便可能滑向成癮。

根據《2024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精神藥品及類毒品物質濫用情況日益嚴重,青少年羣體問題尤爲突出。藥物成分如哌甲酯與冰毒類似,長期使用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傷害。

▲大陸「聰明藥」有灰色地帶,許多家長透過網購。(圖/翻攝自pixabay)

而「聰明藥」的流通也存在灰色市場。不少人透過網路、二手平臺購買藥品,並轉售他人。《中國新聞週刊》調查發現,多份判決書揭示類似案件:如一名工程師崔某,爲提升工作效率,在明知其屬管制藥品的情況下,透過虛擬貨幣購買利他林與阿德拉,最終被警方查獲,涉嫌非法購藥與走私。

「聰明藥」從何而來?據瞭解,專注達屬一類精神藥品,須經具備資質的醫師開具,並經過全流程嚴格審覈與備案。首度用藥通常僅開兩週劑量,後續最多不超過一個月。

隨着學習壓力增加,大陸家長帶子女前往就診的情況漸增。有醫師指出,一些患者主動要求開藥,甚至熟知ADHD症狀描述,意圖誤導診斷。個別醫療機構因診斷流程寬鬆,使藥物更易流出市場。

深圳康寧醫院醫師楊梅提醒,ADHD診斷倚賴行爲觀察與問診,部分醫師因家長反映成績差便輕易開藥,客觀上助長濫用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