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哪有這等好事?
極目新聞評論員 文清蔓
實習生 蔣子欣 周沁
交錢培訓幾天,就能拿“國字頭”證書,搖身變“高考志願規劃師”?《工人日報》調查,揭開了這行當的貓膩。
這些教培機構吹得神乎其神:“零門檻入行,日入過萬”“市場缺幾十萬人”“證書是教育部中央電教館頒發”。可真相是,所謂的“含金量證書”,官方根本不認。教育部相關部門早說了,沒發過這類證。
家長急着給孩子規劃未來,最容易被鑽空子。花大價錢請的“規劃師”,可能就培訓了幾天,連志願填報的基本規則都沒吃透,人云亦云背話術,用信息差販賣焦慮。這哪是指路,簡直是添亂。
求職者也別做夢。交了幾千塊學費,拿個沒人認的證,想靠它賺錢?機構承諾的“介紹接單”,十有八九是空頭支票。最後錢花了,工作沒着落,竹籃打水一場空。
爲啥亂象管不住?一來,機構眼裡只有錢,抓住家長的焦慮和供給的漏洞使勁騙。二來,這行當屬於新興服務領域,沒個明確規矩,誰都能發證,誰都敢稱“專業”。
要治這病,得下猛藥。監管部門該出手了,查那些虛假宣傳的,罰那些亂髮證的,讓他們不敢再坑人。官方也得多放點靠譜信息,比如志願填報指南、院校專業解讀,幫家長和考生少走彎路。
家長們也得醒一醒,別信“天價規劃”。志願填報是大事,多查官方渠道,多和老師商量,比找個“速成規劃師”靠譜多了,畢竟自己的娃還是自己最瞭解。
這行當要想活下去,就得把“速成”“騙錢”的毒瘤切掉。只有真專業、真負責,才能幫到考生,而不是一味收割。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