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財劃法忽視農業縣市 綠委呼籲重修納入農業數據

民進黨立委陳素月、黃秀芳、陳秀寳、蔡易餘今(22)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儘速檢討分配公式,重修《財劃法》,納入農業生產數據,讓制度更能反映地方真實需求。(陳素月辦公室提供)

立法院去年底在藍白兩黨倉促主導下強行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造成地方財源分配嚴重失衡,農業縣市的權益更因此受到重大沖擊;民進黨立委陳素月、黃秀芳、陳秀寳、蔡易餘今(22)日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儘速檢討分配公式,重修《財劃法》,納入農業生產數據,讓制度更能反映地方真實需求。

陳素月表示,這段時間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彰化縣是全臺農業重要產區,無論是稻米、蔬果、畜牧產值都名列前茅,但這些農業貢獻,並沒有在《財劃法》分配公式中獲得合理反映,她要再次強調,修法方向不能只看稅收貢獻,更要看到基層需求。

她認爲,現行制度主要依據人口與稅收計算,忽略了農業縣在土地保育、糧食供應、水資源維護等面向上的貢獻,這樣的設計,對農業縣而言極度不公,去年藍白聯手惡修《財劃法》,實際試算後的結果,讓彰化成爲獲配數低於修法前的全國9縣市之一,可見整個修法過程嚴重缺乏討論。

陳素月強調,彰化縣65歲以上人口達20%,每5人就有1位,地方政府在長照、醫療、社福等面向承擔沉重壓力,若修法仍只以稅收爲主,將使農業與高齡縣市陷入「越需要、越沒錢」,「越沒錢、越沒建設、越留不住人」的惡性循環,讓農業縣建設陷入停滯,呼籲修法應加計農業貢獻與高齡人口比例,建立更公平的分配機制,兼顧地方發展差距,讓中央與地方攜手,共同照顧農民、長者與基層民衆,也爲彰化的永續發展留下一線生機。

黃秀芳指出,替彰化爭取一條捷運線10幾年,但以去年財劃法修正之後的臺北爲例,臺北市是臺灣首都,也是全臺公司企業聚集的所在地,捷運交通亦相對完善,統籌分配新增的部分又比其他縣市還要多,形成工地工廠都在其他縣市,經濟發展都在臺北市這樣失去平衡的情況,這樣的狀況不禁讓人懷疑,難道彰化人就不值得更好的發展嗎?

陳秀寳表示,在野黨不負責任、倉促惡修《財劃法》後產生的亂象不勝枚舉,除了各縣市分配不均外,更有縣市分配款減少,其中彰化縣就減少大約7億,行政院爲善後在野黨亂修法,刻正與縣市政府討論分配公式的修正方案,呼籲行政院將分配公式應納入農業生產數據,落實「均衡城鄉、均衡臺灣」的目標。

蔡易餘指出,新版財劃法的分配指標對農業縣極爲不利,人口指標權重從20%暴增至45%,導致人口較少的農業縣在分配上明顯吃虧;土地面積指標則從20%降至10%,使農業縣在公共建設與基礎設施資源上進一步受限,更不合理的是,營利事業營業額佔比高達30%,完全忽視農業縣以農業與觀光爲主的經濟結構,將使資源更加集中於都會區,違背《財劃法》應有的均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