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舉報嚴重不實 將提起刑事控告

在控股股東更替的關鍵時刻,康佳集團突然捲入一場“虛增業績”風波。

近日,控股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康佳”)原董事長、股東朱新明公開舉報,指控公司兩名高管涉嫌通過“過橋資金”虛增2018年利潤4000餘萬元,並表示曾借出9552萬元協助交易操作,引發高度關注。

對此,4月21日,康佳集團迴應南都灣財社記者稱,舉報內容嚴重不實,朱新明當前已因未完成業績對賭承諾被公司提起仲裁,仲裁請求金額達9.38億元,另涉多起訴訟及職務侵佔等司法程序。康佳強調,相關交易流程合規,資金往來清晰透明,舉報實質是爲逃避法律責任而蓄意炒作。

風波發生之際,康佳集團也在近期披露了2024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1.15億元,持續聚焦消費電子和半導體主業,剝離非核心資產、收縮低效板塊的結構性調整已初見成效;經營性現金流實現淨流入1.74億元,核心製造業務效率進一步提升。

在爭議與轉型交織的背景下,康佳方面表示後續將向公安機關進行刑事控告,維護公司和相關人員的合法權益。伴隨產業聚焦和主業提效推進,公司也將進一步提升治理穩定性,迴應投資者對規範運營與長期價值的期待。

糾紛始末

舉報起於一場業績對賭糾紛

康佳集團捲入舉報風波,起因可追溯至2018年收購金鳳凰,並更名爲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康佳”)的交易糾紛。

彼時,康佳爲佈局新材料產業,通過增資與股權轉讓方式獲得江西康佳51%股權,成爲控股股東,並與原實控人朱新明等簽署爲期五年的業績對賭協議。

根據協議,朱新明及其配偶冷素敏、共青城金磚融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金磚融投資”)、共青城新瑞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新瑞投資”)共同作出業績承諾,江西康佳2018年至2022年淨利潤應分別不低於0.6億元、1.2億元、2.5億元、3.2億元和3.5億元,累計淨利潤不低於11億元。

然而,首年江西康佳實現淨利潤6009萬元,踩線達標;但自2019年起業績持續大幅下滑,連續四年虧損,最終遠未完成承諾。

因未完成對賭義務,康佳集團於2023年6月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朱新明等支付補償金9.38億元。同時,根據協議,其還需就估值調整和股份回購等事項支付補償金額共計逾23億元。雙方糾紛自此進入實質化的法律程序。

在仲裁訴訟進行的同時,朱新明於2024年初起通過社交平臺發佈多段實名舉報視頻,指控康佳集團兩位高管涉嫌“通過資金倒手虛增2018年利潤4000萬元”,並聲稱自己曾出借9552萬元協助康佳進行所謂“過橋”操作。

朱新明舉報所涉核心交易爲2018年康佳出售子公司開開視界(KKTV)5%股權,轉讓對象爲廣東南方愛視娛樂科技有限公司。朱新明稱,該筆股權交易背後存在康佳方面安排的“資金循環”,自己提供了過橋借款,但資金未獲歸還。其展示的資金流水與康佳集團、渤海國際信託、東方隆祥等機構相關聯。

康佳迴應

不存在所謂“虛增利潤”行爲 舉報內容嚴重失實

康佳集團就朱新明舉報事件迴應稱,舉報所涉交易流程合法、披露充分,不存在所謂“虛增利潤”行爲。公司表示,2018年出售子公司開開視界5%股權的交易系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依法掛牌完成,轉讓價格爲5000萬元,對應估值10億元,交易真實、具有重要商業意義,不涉及任何利潤操控或代持安排。

針對舉報人提出的“資金倒手”“康佳指使過橋”等說法,康佳集團明確表示不屬實。2017年至2018年,公司通過渤海信託累計投資15.25億元,期間共實現投資收益約1.02億元。由於公司調整投資策略,相關理財資金已基本於2018年底前全部收回,其中2018年12月集中收回本金6.93億元及收益2734萬元。

針對舉報中提及的“9000萬元資金轉出”路徑,康佳迴應稱,公司並不存在單筆9000萬元的支出記錄。舉報人所描述的路徑系將2018年3月和5月分別投入的兩筆理財資金進行拼湊,兩筆資金合計爲8000萬元,且時間跨度接近兩個月,與其指稱的“9000萬元過橋資金”並不吻合,該說法缺乏事實依據。

康佳指出,舉報人朱新明本人並未參與康佳集團資金安排,更無從瞭解公司資金投向,該等資金流動並非其“借出”。康佳進一步強調,公司所涉投資已按期收回,並在財報中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存在應披未披事項。

對於舉報中稱康佳通過出售股權虛增利潤4000萬元,康佳集團迴應稱,2018年公司並未就單筆交易確認過該數額利潤。公司全年淨利潤爲4.11億元,包含多項正常經營和投資收益,且會計處理依據相關準則經審計確認,舉報人所指並無事實依據。

康佳集團還表示,朱新明本人在2019年前長期擔任江西康佳董事長兼總經理,其間主導公司業務方向調整。其主導推動光伏玻璃項目技改,並在2021年底投產,但因市場行情下行及能源成本高企,項目於半年後即停產,造成巨大虧損。朱新明將江西康佳多年虧損責任推向集團總部,明顯與事實不符。

公司進一步指出,朱新明在卸任總經理後仍擔任董事長,對江西康佳日常經營具有持續實質性影響。新任管理團隊在關鍵事項上依然向其彙報,其“被架空”一說與公司章程及董事會運作事實不符。

2023年8月,康佳集團完成對江西康佳的全面審計。公司發現朱新明及其關聯方在設備採購等環節存在職務侵佔嫌疑,涉及金額超過2億元,已向公安機關正式控告,案件目前處於司法程序中。公司稱,“朱新明舉報本質上是爲轉移其法律風險而蓄意製造的輿論攻勢”。

此外,康佳強調,該舉報事件並非公司治理層面的分歧,而是原管理方嚴重違約與涉嫌違法行爲的外部延伸。康佳表示,在與投資者溝通方面,將主動披露,強化信息透明度,通過發佈公告聲明逐條駁斥不實指控。

營收情況

去年彩電業務實現收入50.28億元 同比增長6.78%

從最新發布的業績情況來看,2024年,康佳集團在聚焦消費電子與半導體“雙輪驅動”主業基礎上,繼續推動業務重構、資產盤活與效率改革。

財報數據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爲111.15億元,同比下降37.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2.96億元,同比下降52.31%,虧損幅度較上年進一步擴大。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32.06億元,亦處於深度虧損區間。

儘管整體業績承壓,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表現有所改善。2024年康佳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74億元,爲連續第二年回正,反映出核心經營板塊在收縮非主業、控制成本後具備了一定的造血能力。

從業務構成來看,消費電子仍爲康佳收入主力,佔整體營收的91.2%。其中,彩電業務全年實現收入50.28億元,同比增長6.78%;白電業務實現收入41.27億元,同比下降3.06%。彩電毛利率爲0.49%,白電爲7.03%,整體消費電子業務毛利率爲4.33%,略高於上年同期。

康佳表示,彩電板塊持續推進高端化戰略,新推出A8 Mini LED旗艦機型,並推動黑白電融合營銷,在海外市場開拓中取得新進展。此外,白電方面則完成了新飛冰箱、康佳洗衣機等製造基地投產,整體產能利用率提升。

在半導體板塊,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95%,營收佔比降至1.53%。康佳稱該板塊目前仍處於投入階段,尚未形成有效盈利,但將繼續推進Mini LED顯示技術和芯片驅動產品的研發與市場化探索。

資產減值成爲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年報顯示,2024年康佳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3.45億元,涉及應收賬款、存貨及長期股權投資等多個科目。同時,受估值調整及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公司確認投資性損失3.63億元,對全年利潤形成明顯拖累。

在費用端,康佳全年期間費用總額爲24億元,同比減少4.06億元,降幅達14.44%。其中銷售費用同比減少19.93%,管理費用減少19.21%,研發費用保持穩定,全年支出4.16億元,佔營收比例爲3.75%。

康佳在年報中表示,2025年將繼續圍繞“消費電子+半導體”的主航道聚焦資源,深化組織改革,完善法務管控與投產節奏管理,強化穩健經營。儘管轉型尚未脫離陣痛期,公司仍希望通過聚焦主業、控制風險與持續優化,逐步恢復盈利能力與市場信心。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