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診血壓飆180!醫揭「白袍高血壓」原因:1/3恐變真生病

醫師表示,白袍高血壓患者約3分之1在追蹤2至3年後,會演變爲真高血壓。(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一名50多歲女子在家測血壓發現數值偏高,就醫時竟飆至180mmHg,經診斷爲「白袍高血壓」。醫師指出,一些在醫療院所血壓值偏高的人,約5分之1屬此類型,其中約3分之1會惡化成真高血壓,包括年長者、有家族史、有菸酒習慣者、飲食重口味者在內等族羣,皆須留意。

衛福部國健署資料顯示,正常血壓值爲小於120/80mmHg,若超過140/90mmHg即有高血壓。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這名女子幾個月前因血壓偏高服用2種藥物後感到頭暈、身體無力,在家量測血壓發現只有106/62mmHg,自行停藥後數值增加爲162至165/96至100mmHg,沒想到在診間又升高爲170/100mmHg,且休息後再測,更上升到180/108mmHg,屬白袍高血壓。

何一成指出,白袍高血壓是患者平時或在家測血壓,數值都屬正常範圍,但在醫療院所測血壓時,數值達高血壓標準。這是因一般人在家感到較放鬆,而到醫療院所時面對穿白色衣物的醫護人員,就自律神經緊張,導致體內釋放壓力荷爾蒙後血壓上升,倘有嚴重的焦慮或恐慌症者,即使在家測量血壓,數值也可能飆高。

何一成說,研究指出,在醫療院所測血壓數值偏高的人中,約5分之1屬白袍高血壓,白袍高血壓患者約有3分之1在追蹤2至3年後,會演變爲真高血壓,真高血壓患者平時未必有明顯症狀,有些人只偶爾有頭暈、頭痛、心悸等症狀,而年長者、有家族史、有菸酒習慣者、體重過重且缺乏運動者、飲食重口味者,或有高血脂、高血糖者,都屬高血壓高風險羣。

何一成提醒,長期高血壓會損害體內多種器官,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倘平時沒有測量數據供醫師參考,就可能用藥過量,導致服藥後因血壓過低,產生頭暈、身體無力等副作用,甚至跌倒受傷,其中白袍高血壓者到醫療院所測血壓前,應坐着休息10至15分鐘後,覺得身心較放鬆時再測,數值較準確,用藥期間也應留意是否有不適症狀,以利儘早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