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韓KF-21戰機?大金主沙烏地盤算多了
南韓KF-21「獵鷹」(Boramae)戰機
南韓空軍KF-21「獵鷹」(Boramae)戰機的資料照。(美聯社)
南韓的韓國航太工業(KAI)最近在一份公司報告中,曾短暫展示KF-21「獵鷹」(Boramae)戰機,以作爲沙烏地阿拉伯的可能採購選項。
綜合外媒10日報導,簡報中有一張將KF-21作爲沙烏地皇家空軍(RSAF)建議平臺的圖片,但後來從社羣媒體上移除。沙烏地阿拉伯正尋求採購第5代戰機,這或許增添了利雅德可能考慮 KF-21 的可信度。沙國一直在探索各種戰機選項,以期在現有的「颱風」(Typhoon)和 F-15SA「鷹式」(Eagle)戰機之外,得以實現機隊現代化。
而南韓這可能供應國的出現,符合沙烏地多元化國防採購策略更廣泛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最近因向沙國提供殲-20戰機選項而登上頭條,這標誌着非西方製造商在全球戰機市場上日益嶄露頭角。至於利雅德可能對 KF-21感興趣,也呼應了去年10月中有關沙烏地正在評估土耳其「可汗」(KAAN)戰機的報導。部分土耳其消息來源甚至聲稱,利雅德有意採購多達100架土製戰機。儘管這類報導仍屬推測,但凸顯出沙國似乎願意考慮歐美等傳統西方供應商之外的新興戰機。
南韓KF-21定位爲4.5 代戰機,目前仍在測試開發階段,並計劃最終要整合匿蹤性能。它雖尚未能與 F-35或殲-20等5代戰機直接競爭,但先進的航電系統、「主動電子掃瞄陣列」(AESA)雷達和模組化武器配置,對尋求既具成本效益,又能替代西方既有戰機的國家來說,它便成了充滿吸引力的選擇。
若相關消息屬實,這顯示南韓正積極尋求將「獵鷹」出口擴展到印尼以外,而印尼已經是 KF-21專案的開發夥伴。而沙國可能採購 KF-21 的可能性,引發了利雅德與首爾之間可能技術轉移,並進行產業合作的重要問題。南韓在技術轉移上經驗豐富,但先前有關KF-21 的交易顯示,它在分享關鍵技術上十分謹慎。例如,印尼雖爲 KF-21開發的官方合作伙伴,但在獲取戰機關鍵技術使用權上卻遇上困難。
然而,要是沙烏地真對KF-21感興趣,很可能會要求某種程度的技術轉移,甚至是本地生產。這將符合利雅德在「2030願景」(Vision 2030)倡議下的雄心,而這在於發展國內國防工業,並減少對外國軍火進口的依賴。
事實上,南韓已與沙國在裝甲車和防空系統等領域有產業合作的歷史,但問題在於,首爾是否願意在沙烏地提供 KF-21的生產力。另一個關鍵因素在於,KF-21依賴西方技術,尤其是奇異(General Electric,GE)F414 發動機。這意味着任何技術轉移協議,都需要美國點頭,而這可能會限制沙國獲取「獵鷹」某些最先進系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