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版哪吒,才知道我的童年吃了多少細糠
最近《哪吒2》的百億項目,大家都參與了嗎?
隨着這版哪吒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成功,許多網友又翻出來之前的各個版本哪吒,然後忽然就唱起來了——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
當《哪吒傳奇》的這句歌詞響起,多少人的DNA瞬間動了?
那個軒轅箭滿弓拉、乾坤圈手中拿的的小小少年,曾經讓一代小朋友放學之後守在電視機前,只爲看“我們的朋友小哪吒”,直到成年後才驚覺原來我們那麼早就已經成爲了“藕粉”。
除了“是他是他就是他”,《哪吒傳奇》的片頭曲也深入人心,預備!起!
“說一段神話,話說那麼一家,這家夫妻倆,生了個胖娃娃~~~”
看過這版哪吒的朋友,想必你這會已經跟着唱起來了。
當年這部動畫播出的時候,片頭曲和片尾曲都有着十分高的傳唱度,成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而如今當你回頭重溫,你就會在片尾字幕發現,歌曲的演唱者竟然是孫楠和楊採鈺,當時的楊採鈺才10歲,童聲部分可愛又有少年氣。歌曲旋律激昂歡快,歌詞充滿童趣與英雄氣概,可以說完美契合哪吒勇敢無畏、敢作敢當的形象。
除了歌曲的部分,《哪吒傳奇》裡的配樂也十分精彩,每個人物出現都有專門的bgm,還大量運用了琵琶、笛子、二胡等傳統民族樂器,突出了中國神話故事的古典韻味,讓人不得不感嘆,這纔是屬於國漫的高光時刻。
2003年的《哪吒傳奇》,有足足52集,讓哪吒從鬧海的熊孩子一路打怪升級爲“封神預備役”,看似套路化的劇情,其實卻暗藏讓一代人上癮的“流量密碼”。
即便是現在打開《哪吒傳奇》,你都會震驚,原來小時候看的動畫竟然沒有字幕,同時配音字正腔圓、聲音無比清晰,有的人還身兼多職,一個人配好幾個角色,還都不重樣,每個人物都有特色,吊打內娛一衆對口型的流量演員。
《哪吒傳奇》當時的定位是兒童動畫,看起來畫風簡單,也沒有酷炫的特效,但放在今天,它依然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畫,無他,紮實的劇情和世界觀設定,人物形象豐滿有個性,就勝過一切。
這版的劇情緊湊,從大鬧龍宮、水淹陳塘關、哪吒自刎到對抗石磯、討伐紂王……可以說,每一集都在“搞事情”。每集長度去掉片頭片尾明明才二十多分鐘,但劇情推進極其迅速,就比如前三集,所有正反派人物就已經悉數登場:
哪吒出生,結識小龍女、雷震子、小豬熊,射出了軒轅劍,阻擋了洪水;
少年姬發目睹自己父親被斬殺;
石磯娘娘和申公豹結成反派同盟,發洪水,陳塘關被淹;
紂王殘暴搞得天下民不聊生,狐狸愛上他爲他擋箭……
時代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人物全都有自己的人設和合理動機,沒有一場廢戲。
編劇深諳兒童追劇的心理,用“單元劇+主線推進”的模式,讓哪吒像遊戲通關一樣,從陳塘關一路打到朝歌城,每一集都有新的亮點。
在主線之外,劇情還融入了夸父逐日、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煉石補天、后羿射日等中國傳統神話故事,這些都讓年少懵懂的我們獲得了更加寬闊宏大的世界觀。
這版哪吒前期可愛頑劣,後期心懷天下,從配音上都有不同,一開始出生時奶聲奶氣,後面變成少年音,一集又一集,你都能看到他的每一步成長。
以防有人不知道,這一版作爲靈珠子的哪吒出生有多可愛:
靈珠出生,天地萬物都跟着舞蹈,音樂流淌之處皆是歡樂,還有比這更有靈氣的人物主角嗎?
還有他翻滾着跟媽媽撒嬌——“就不穿嘛,我就要光屁屁。”
這一版裡的哪吒從小就心繫百姓,自刎是爲了陳塘關不被龍王水淹,自願獻出自己的生命,而在重生後他就加入了姬發的隊伍,對抗石磯娘娘和紂王,三觀正到不行,堪比高幹文裡的男主角。
李靖這個角色不再是傳統故事裡刻板的父親形象,他有那麼一點愚忠,卻也很愛哪吒,龍王水淹陳塘關的時候,他沒有要殺死或指責哪吒,而是甘願獻祭自己,也不想交出哪吒。
一句“你這孩子”就道出了他內心的複雜情感和糾結,這種人設相比《封神演義》裡動不動就喊打喊殺的父親形象,可以說是好太多了。
不過現在重溫這一段,你只會訝異原來我那麼早就看過李靖的雙開門,他風韻猶存地撕衣服的畫面,現在看來屬實有點搞笑。
哪吒的母親殷夫人在這一版裡塑造得也很立體,不僅是一個典型英雄故事裡的慈愛媽媽,還很有計謀和膽識,畢竟殷夫人其實也是一個武將。後面殷夫人和李靖被申公豹扣做人質威脅哪吒時,她對哪吒說“做你要做的事,做你想做的人”,一直到大結局,她都是一個勇敢無畏、性格堅韌的媽媽。
在於適演的姬發爆火之前,其實在多少人的心目中,最好的姬發就是《哪吒傳奇》裡的那個,兼具將軍和文士的氣概,能搏獅抓蛇,也具備智謀,謙謙君子、天生聖主的具象化,吹起笛子的樣子就是一個字,帥。
就比如姬發和碧霄娘娘的一段故事中,背景是碧霄娘娘聽信申公豹,誤會姬發害死了她的師兄,於是找姬發覆仇,所有人都勸姬發不要去,然而他選擇光明磊落單人赴約,在打鬥過程中,碧霄的寶物金蛟剪丟失,姬發卻將金蛟剪還給了她。
這一段的臺詞是這樣的:
姬發:“原物奉還。”
碧霄娘娘:“不帶兵器,沒有埋伏,沒有條件嗎?”
姬發:“爲的是求和睦,化干戈,解冤仇。”
碧霄娘娘收下金蛟剪,再次發起攻擊,眼看金蛟剪化爲蛟龍接近了姬發,然而姬發兩手擒拿就把蛟龍制服,碧霄娘娘此時已明白姬發不是壞人,一句“我已無話可說”讓人物碰撞的張力拉滿,這段把姬發的君子輝光和碧宵的人物弧光交織在一起,竟然也十分好嗑。
最大的反派石磯娘娘,曾經是多少人的童年陰影?一臉邪魅表情,身穿紫色長袍,還住在一個看起來就很邪典的骷髏山上,走進洞去就會有很多蝙蝠飛出來。
不過當你現在回頭看,就會發現石磯娘娘根本是現在流行的大女主,純惡女,有野心,一心搞事業,夢想是坐上王位權傾天下,讓女媧給她當丫鬟,不像現在的國產劇女反派總是爲情所困才黑化。
並且石磯娘娘還非常有韌性,每次計謀失敗了,她都不驕不躁,從不放棄,雖然是劇情需要,但這個反派,確實有點東西。就是直到最後,她也沒實現自己能做一萬件衣服的願望,從頭到尾就那一件紫色袍子。
哪吒魔童系列裡的申公豹贏得了多少打工人的共情,如果說人的偏見是一座大山,那麼《哪吒傳奇》中的申公豹,可能真的需要發聲:
同時打兩份工,堪比最慘打工人,白天給紂王打工唯唯諾諾,晚上要倒立着走進石磯娘娘的山洞,給石磯娘娘跑腿傳消息,要多卑微有多卑微,兩個老闆沒有一個省油燈。
並且作爲劇中唯一丑角,他承擔了所有的笑點,長得醜,臉上有疤,還跟湯姆貓一樣花式被砸、被刺、被摔……
更慘的是,頂着一頭的呆毛,申公豹被多年以後的觀衆回憶起來卻是這樣的:“我小時候以爲他是一隻蟋蟀/耗子/螳螂……”
魔童版哪吒裡好嗑的是藕餅CP,在《哪吒傳奇》裡我們嗑的是藕龍,也就是哪吒和小龍女,只不過以前小,以爲他們是純友誼,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妥妥的愛情線——
什麼純友誼會海螺定情?什麼友誼動不動就手牽手、公主抱?什麼純友誼會說“我每天都會想你”?
甚至在央視網發的官方文學劇本里,哪吒和小龍女還有親吻的情節,只不過影視化的過程中進行了刪減,好傢伙,在還沒懂CP的年紀,就吃上了國宴。
反派紂王和妲己也有完整的感情線,是比《甄嬛傳》早十年的BE美學。
這一版的妲己是個戀愛腦,狐狸愛上了紂王,冒死爬懸崖去找仙草,還費掉好幾條命,終於化爲人形。就算是個戀愛腦,這麼努力,她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在故事的最後,妲己坦白自己是狐狸,紂王卻表示:
“朕早就知道你是狐狸變的,朕寧可負天下人也絕不負你。今天寡人爲你而戰,這是愛妃爲寡人親手披上的綢帶,誰說抵不上千軍萬馬?”
隨後,兩人就相擁在火海。
當年這個場景給還是小屁孩的我們以強烈的震撼,這一幕至今都還是記憶裡的名場面,反派也可以有對愛情的忠誠和患難與共,這誰能想到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
還有楊戩和山鬼這對CP,從不打不相識到“山鬼妹妹,我再也不會和你分開了,我會和你永遠在一起”,神仙眷侶不過如此。
當你帶着一顆CP腦去看《哪吒傳奇》,就會發現糖點多多,紂王妲己好甜,楊戩山鬼好甜,小白魚姬發好甜,哪吒小龍女好甜,一對對cp,現在可算是看明白了,誰說動畫片不能有愛情?
那個年代的國漫崛起,不只有《哪吒傳奇》,還有《虹貓藍兔七俠傳》,《藍貓淘氣三千問》,《中華小子》、《小鯉魚歷險記》、《大耳朵圖圖》、《秦時明月》、《圍棋少年》、《西遊記》動畫版……
雖然都是2D動畫,但都是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題材涵蓋神話、武俠、歷史、生活、科普等多個領域,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底蘊,又嘗試突破低幼化侷限。
無論從劇情還是畫面,都有着獨特的中國動畫的特點,劇情過硬,人物豐滿,畫面生動,審美一流,甚至連這幾年才興起的女性意識在那個年代就有所體現,女性角色不刻板,都很有記憶點。
在你的記憶裡,還有哪些像《哪吒傳奇》這樣的細糠,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作者| 豌豆
編輯|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