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兄弟」劉強東與「儒家大家長」於東來
(網路圖片)
2025開年,兩位企業家齊齊走出了自己原本的疆域:劉強東進軍外賣市場,於東來走出了許昌。
他們毫無交集,但有一點卻極其相似,那就是樹立了「對員工好」的公衆形象。劉強東拍板要給外賣騎手繳社保,個人繳納部分也由公司承擔。無論是商業競爭還是爲承擔社會責任,總之,劉強東背上了這個擔子。
上一家因交社保被大衆熱議的,正是胖東來。2024年3月,於東來曾公開表示,胖東來員工扣完社保後,平均月薪在7600元,「還會持續上漲」。而河南許昌2024年的平均工資是4812元。
從相逢的這一點回溯,就會發現兩人更多相似的地方。
他們同樣出身貧困的家庭,同樣在90年代,從街邊一家小店起步,也在創業途中經歷過清零式的困局——劉強東在非典期間關閉了所有線下門店,於東來的門店曾被當地地頭蛇盡數燒燬。
兩位企業家的管理哲學也有相似之處。劉強東常把「兄弟」二字掛在嘴邊,「京東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於東來則有一句名言,「要把員工當作人來看,而不是賺錢的工具」。
劉強東和於東來相遇於這個時代,可能並非偶然。「對員工好」也並非橫空出世的概念。於東來之前,還有海底撈的張勇,他總會把尊嚴、體面掛在嘴邊,「我們從來不像互聯網企業一樣追求幸福感,我們要的始終是尊嚴。」
劉強東和於東來這種對人的尊重到近乎於作秀程度的聲張和強調,背後其實是商業文明進步的結果——市場對人的價值在不斷重估。
外賣騎手、快遞員、商超店員的工資待遇之所以被大衆關注,在於這些工作當屬360行中的髒活兒累活兒。這個人羣規模龐大,提升他們的福利待遇意味着公司的人力成本驟增,但這些做苦生意的人,正支撐起了企業的生命線。
一些看似「非理性」的投入,實則是基於市場定價機制的重構——員工的尊嚴感和獲得感將直接轉化爲客戶體驗。
從某種角度看,劉強東和於東來對員工的好,是一種儒家色彩強烈的家長式的好。
最典型的就是胖東來公佈了一套「胖東來人結婚執行標準」:員工結婚不允許收取或支付彩禮嫁妝,給雙方家庭造成經濟壓力和精神包袱;不允許依靠父母積蓄買房買車。
劉強東將員工稱爲「兄弟」,更是直接將現代公司管理轉化成了用倫理關係來連接的、帶有儒家色彩的管理方式。
如同儒家大家長對兄弟、子女有要求,去年5月,劉強東在內部也提出對兄弟的要求,「凡是長期業績不好、從來不拚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在這種管理方式下,企業是共同體,儒家大家長既是家族的領導者,也在不斷確認着家族文化。而共情員工,同樣是這些大家長們使命感的一部分。
A
不同於後來的創業者們從寫字樓裡開啓創業之路,90年代起家的企業家們,很多都起於街邊小店。在社會裡摸爬滾打過,或許就是他們身上江湖氣的來源。
1995年,進過橡膠廠打工,偷偷倒賣過菸酒的於東來,在河南許昌望月樓開了一家小商舖,取名「望月樓胖子店」。
多年後,於東來回憶自己倒賣菸酒時的經歷說,「在我的骨子裡面、性格里面,貪婪、自私、心胸小、虛僞這些劣根,讓自己非常痛苦,這種習慣深深地傷害了我自己。」
(網路圖片)
被假酒坑過的於東來,經營「望月樓胖子店」時講究貨真價實,第二年於東來便賺到人生中第一個100萬,還清之前所有債務,換了個更氣派的名字——胖東來名煙名酒購物中心。1998年,胖東來開了第一家分店。
同年,從外企辭職的劉強東拿着1.2萬積蓄,在中關村租下了一個4平方米的櫃檯,賣光磁產品、刻錄機、光盤等產品,店面的名字就叫「京東多媒體」。
望月樓的口碑能口口相傳,在於在假菸酒盛行的年代,於東來講究貨真價實,親自開車取貨,貨物到店後,他會在每一盒香菸開口處蓋上店舖印章。類似的,在山寨產品橫行的年代,劉強東的「京東多媒體」是當時少有的一家堅持賣正品行貨、明碼標價、所有產品都開發票的店舖。
貨真價實也是後來胖東來和京東的立身之本。不過遺憾的是,此後於東來和劉強東相繼遭遇了一場毀滅式的商業打擊。
1998年3月,許昌當地的幾個地頭蛇調戲並打罵胖東來的女店員,引發與於東來及超市員工的衝突,對方爲了報復,燒燬了於東來全部門店;2003年,當時的京東多媒體作爲中國最大的光磁產品線下代理商,已經在全國各地有十多家分公司,當非典來襲,線下門店沒了客源,劉強東臨時關閉了公司的全部櫃檯。
時代列車飛馳,但企業家們總能抓住機會。
1999年,於東來重新在許昌,引入量販業態,這也就是後來的「胖東來」;劉強東關閉了線下櫃檯後,開始動員員工在各個論壇帖子推銷光盤。帖子被一位曾經光顧過劉強東線下門店的版主發現,他留言,「這是唯一一家他認識的不賣假光盤的公司」,京東的線上生意局面從此被打開。
自此,兩家零售企業的版圖分別在線下、線上徐徐展開。
B
早在1995年,經營望月樓時,於東來就對員工很大方,給店員每月的工資開到1000多元——接近當地人平均工資的3倍。「如果企業掙錢,至少拿出利潤的50%左右。不能把錢都裝在自己口袋裡邊,要讓員工感覺到被尊重,感覺到希望。」
劉強東也曾說過,宿遷快遞員的工資永遠要比現場高,「我們縣長拿到手的收入是5000多,我們在宿遷的快遞員拿到手是6000多,只要縣長的工資漲了,我一定會給你們加工資。」
劉強東和於東來相遇於這個時代,並非偶然,人的價值正被市場重估,對員工好,實際是商業文明進化的結果,是一種理性的商業行爲。畢竟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公司要付出高昂的人力成本,但這些投入,也會帶來更爲豐厚的商業回報。
儘管胖東來和京東經營着不同的生意,但相似的是,他們的生意中都有不少苦生意,做這些工種的人,正支撐起了企業的生命線,這使得劉強東和於東來都尤爲重視員工福利。
2018年,劉強東發了一篇滿是感嘆號的微博,「剛看了一下去年各種數字!爲兄弟們繳納了60億保險和公積金!繳納的稅收更多!!我們堅持全員全額繳納五險一金!如果通過勞務外包或者少繳,一年至少可以多賺50億人民幣!」
去永輝等商超調改,於東來最先改的也是員工工資。第一次去嘉百樂,於東來了解到員工每天上班早8晚10,每月工資卻只有1800元,說了句:「這點錢還想讓人幹活?站在這裡就不錯了」。於是,他把上班時間壓縮到早9晚9,工資提到3000元以上。
「長時間工作致員工疲憊、效率低」,於東來說,制約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世紀聯華、永輝等太多大型或中小型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公司工資收入政策問題,太專注於短期的股東收益,忽略了團隊的健康發展。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收入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員工沒有希望,就開始產生太多的問題,失去了優秀的團隊,企業永遠不會健康的發展,不會健康地呈現出自身最好的價值。
而從實際效果看,給員工更高福利待遇的胖東來,人效遠遠高過同行。
永輝超市副總裁、全國調改項目負責人王守誠接受採訪時曾說,如果簡單算人效(營收/總人數),胖東來是永輝的兩到三倍。「胖東來人效是6000元,我們非調改店2000元,調改店也只有3000元。」
字母榜曾在《理解京東和美團外賣之戰的關鍵,在於人力》一文中指出,隨着城鎮化推進,外賣和快遞這樣的互聯網新型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於解決就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團和京東都無須爲人力成本上升而擔憂。相反,他們將即時零售市場拓展得越廣闊,他們對人力資源的應用效率就會更高,聚攏的人力就會越多,正向循環一旦形成,雪球會越滾越大,就越容易產生規模效應。
對京東來說,外賣員和快遞員的人力支出,既是成本,又是它賴以生存的資本。
C
從他們管理企業的方式看,也像極了儒家大家長,他們的管理範疇擴展到了員工生活。
在這一點上,海底撈的張勇也有類似管理哲學。曾有人問張勇,「賭博和孝順你們也管?」張勇的回答是:不僅管,而且是鐵律,賭博就要開除!不孝順父母的,不忠於家庭的,不能能幹部!
於東來的管理要更細緻,甚至使之成爲了公司的制度。年初,於東來宣佈了胖東來7條新規,諸如夫妻之間家暴和冷暴力是不允許的!打孩子也是不允許的!「圍繞着自由的精神、圍繞着維護每個人的尊嚴!圍繞着愛的信念!圍繞着讓更多人輕鬆健康美好的生活!胖東來學習中國和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和方法制定了越來越多的標準!」
這些大家長將企業視爲命運共同體,儒家大家長既是家族的領導者,也在不斷確認着家族文化。而共情員工,同樣是這些大家長們使命感的一部分。
於東來曾向《中國企業家》分享過他去一家超市的經歷,進門就遇到工作人員鞠躬問好,這讓他很憤怒,「他們把員工當人了嗎?一點尊嚴都沒有!」
胖東來有一些被外人羨慕的工作待遇:非一線員工每週只上4天班(週二強制關店休息、週末雙休)——這幾乎違反了線下零售的經營常識。
但於東來堅持要繼續提升員工的幸福感,爭取未來實現一線員工每週5天工作日,日工作不超 5 小時,年休假1-2個月,每天只工作5小時、至少兩個月的年休假。
劉強東也多次發話,「京東一定要讓員工們、兄弟們活得有尊嚴。」2016年9月底,劉強東去宿遷分公司視察工作,「我一去就怒了」,他發現員工宿舍本要求是2人間,結果建成了8人間,員工食堂裡,後廚沒有空調,天氣熱,廚師只能開窗做飯,蒼蠅就能飛進來,「我們不能跟工廠比」。
劉強東在一次採訪中也說,(省下五險一金的錢)是一筆可恥的錢,這個成本遠遠是不可以省的,不允許做的。「如果你這家公司是靠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犧牲了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錢,賺了多少都會讓我的良心不安,我沒有成就感,這家公司存在還有沒有價值和意義呢。」
儘管管理哲學、企業家對外形象有幾分相似,劉強東和於東來始終未爆發直接的商業競爭。
2022年,胖東來便試水線上,但其線上商城的運營頗爲佛系,商品豐富度遠不如線下。2018年,京東跟隨盒馬的腳步佈局新零售,七鮮超市首家門店開業,京東也挺進線下商超的疆域,但線下顯然不是京東的核心業務。
只有幫扶永輝上,劉強東和於東來出奇地一致。2015年,京東投資永輝超市43.1億元,交易完成後,京東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不過最終這筆交易以去年9月京東割肉退場結束。永輝賣給名創優品前,於東來則曾幫永輝做過調改。葉國富收購永輝的原因,正是「看好胖東來調改後的門店」。
在生意模式上,胖東來和京東有着本質區別。於東來常說要追求自由和美好,而非追求企業規模,過去幾十年,胖東來一直甘心守在許昌,今年纔要邁出走向鄭州的這一步。
但做互聯網生意,就不得不求規模、求擴張。倘若不擴張,就會被對手侵蝕已有的市場份額,京東向即時零售、外賣擴張的原因之一,就是抵禦美團從外賣到即時零售的衝擊。
一個努力擴張棋盤,一個反規模效應,但相似的是,在這一年,這兩位企業家都邁出了自己原有的勢力範圍,很有可能,他們不久就會相逢,不止是理念上,更是在真實的商戰沙場。(譚宵寒)
(本文來源:「字母榜」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