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巨大事件 會計業:勞工人權成跨境經營門檻
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桂竹安表示,勞工人權不再僅是道德課題,更直接關乎市場準入、訂單獲取與品牌聲譽;勞工人權上升爲國際關注焦點,成企業跨境經營實質門檻與合規底線。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林泉興也認爲,CBP暫扣令凸顯「勞動人權」已是全球供應鏈管理的核心議題,企業經營正面臨更高的透明與合規要求。
會計業提醒,歐盟也在2024年4月24日通過並於5月底公佈「企業永續盡職調查義務指令」(CSDDD),2027年中起分階段實施,要求符合門檻的大型企業對自身與全球價值鏈的人權與環境衝擊進行調查、預防與補救。
未來企業如果未能有效揭露與控管風險者,恐面臨行政處罰、民事責任與市場排除,整體供應鏈都必須正視勞工人權議題。
會計業分析,臺灣現行體制與歐美存在結構落差,例如就業服務法與私立就業服務機構收費項目及金額標準允許特定情況向求職人收取登記費、介紹費或服務費,在國際實務卻可能被視爲導致「抵債勞務」強迫勞動風險。
對此,桂竹安指出,部分企業已宣佈由公司支付移工相關招募與服務費用,但根本之道仍需主管機關審慎評估修法,包括明確禁止向勞工收取招募費與仲介費、制定產業盡職調查指引,並加強查覈與救濟機制。
林泉興建議,企業可以透過資料透明化與第三方稽覈,確保供應商符合國際標準並要求供應商在契約中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