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臺股,0050、臺積電、0050正二怎麼選?達人:此時此刻我選臺積電的理由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玩股特派員
0050 的臺積電比重大,爲何不換臺積電?正二賺更多,爲何不換成正二?0050 至少分散風險,爲什麼不是0050?商品有各自的特色,但適合你的、我的、他的,未必適合所有人⋯⋯
前陣子分享了我用臺積電個股取代 0050 的方式,引發不少討論:有些人很糾結,覺得0050就是比較好,單押一檔臺積電就是不好。
有些人說,風險很重要,寧可少賺,絕不要多賠。
也有人問,如果是想承受高一點風險去換取利潤,爲什麼不是把臺積換成正二?
其實這些討論的出發點的核心,就是「真的有所謂適合所有人的最佳商品/作法嗎?爲什麼跟我認爲的不一樣?」但投資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你很難說什麼是最好的,甚至對你最好的,不一定對我最好;這一年績效最好的標的,不一定是明年最好的標的,看一個月最好的,不一定看半年也是最好。
投資只需要追求兩件事:「適合你的」、「績效相對好的」。這就像是找另一半,我的擇偶條件是要個性好,可以跟我一起同甘共苦,相處要很自在,不會造成我壓力,這樣就很好了,其他優點都是加分用的。
適合比追求極限更重要,有的人心臟大顆,可以槓上加槓,一樣淡定看市場,吃得下睡得着,有的人就沒辦法,別說是開槓了,歐印股市都會晚上睡不好。所以比起買 0050、買臺積電、買正二ETF⋯⋯ 其實都有符合各自需求的商品選項,我分享的是我自己的評估跟適合我的策略,沒有要說服你也跟我一樣。
你覺得買 0050 漲的少,但跌的也少,更適合你,那我當然尊重。因爲沒有什麼完美的投資標的,就像沒有什麼完美的老婆一樣。找你能接受,而且在一起比不在一起更好的,而不是去追求最完美的。找到適合你的標的以後,再來就是找績效相對好的。因爲投資跟績效是分不開的,就算股性很適合你,但績效爛爆,你也不會想要,也不應該去追求。但真的要追到績效最好的嗎?其實也不用,只要找相對好的,時間拉長表現就會不錯。
如何比對績效與評估風險
當然比起單押臺積電,0050作爲ETF還是有分散風險的作用。這個觀點我非常贊成,但我整體的配置很分散:有SP500,有Nasdaq,有臺積電、臺50正二、美債,還有一半左右很抗跌的冷門股。在這樣的配置比歐印 0050 更保守得多,所以我的指數與臺積電部位可以稍微積極一點,承受更高一點風險去換取更高的投報率,不然整體績效會拉不上。
臺積電近半年的beta值是1.5,代表波動是大盤的1.5倍,大盤漲跌10%,臺積電漲跌15%,大盤跌10%。在適合我的配置下,我做出以臺積電取代 0050 的判斷,但如果你沒有同時配置降低波動率的商品,就未必適合選擇歐印0050的你。
至於爲什麼不是正二,則跟市場位階有關。以回測數據來看,正二的漲幅大約是大盤的1.4 ~1.5 倍,但跌幅是接近 2 倍。當然這只是某段時間的回測結果,不是任何時間週期都是這樣。以過去十年來說,0050 的還原權息漲幅是 426%,而臺50正二的漲幅是1565%,超過0050的三倍。
所以之前相對低檔的時候,我是配置正二更多的,只是因爲臺股漲多了,漲多就是最大的風險。從低點漲了超過一萬點的時候,臺積電的漲幅跟正二不會差多少,但跌幅有差。如果之後回檔跌很多,我就會反過來把臺積電換到正二,因爲正二的漲幅更大。
所以現階段對我來說,買臺積電比較符合我的需求。但話還是說在前,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臺積電的beta值是 1.5 是近半年的波動,但未來半年一年也不一定是 1.5,這樣講只是爲了好解釋跟好判斷。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以上專欄作家文章不代表本報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