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證券:人形機器人戰略制高點 國產操作系統迎來“逆襲”時刻
智通財經APP獲悉,開源證券發佈研報稱,操作系統已成機器人發展戰略制高點,國產操作系統有望在人形機器人時代“逆襲”。該行認爲,對比新能源汽車操作系統,機器人操作系統目前行業都未有成熟方案,中美在機器人產業齊頭並進,我國企業現階段介入,更有望搶佔先機,率先實現“逆襲”。該行持續看好國產機器人操作系統的發展,受益標的:東土科技(300353.SZ)、賽摩智能(300466.SZ)。
開源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1、操作系統是機器人運行的“底座”,負責統一調度管理AI大模型、運控等軟硬件
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最佳載體,擁有智慧的“大腦”、敏捷的“小腦”和靈活的“肢體”。“大腦”爲智能決策中樞,集成高性能計算平臺與AI大模型;“小腦”爲運動控制中樞,集成控制器、驅動器、傳感器等硬件與算法;“肢體”爲本體架構,由關節、靈巧手等各種硬件組成。整個系統需要統一控制架構來管理優化,操作系統就是這一核心角色。機器人操作系統不僅全方位支持AI大模型、運控算法等軟件運行,也負責管理各類底層硬件資源,是機器人運行的“底座”。
2、操作系統是機器人發展戰略制高點,國產操作系統有望在人形機器人時代“逆襲”
海外不斷加大機器人操作系統投入,其中最知名爲斯坦福大學實驗室研發的ROS系統。ROS系統爲類操作系統,主要爲機器人開發提供系列工具、組件,通常適配底層實時操作系統或Linux運行,爲現階段主流方案。國內雖長期面臨操作系統被海外“卡脖子”難題,但發展正循序漸進,有望在機器人領域率先打破壟斷。PC時代,國內操作系統長期被Windows和MacOS壟斷;機牀數控系統領域,發那科、西門子長期佔據全球和國內60%以上份額;智能手機時代,國產廠商主要進行操作系統二次開發。
以上均是海外率先開發並推廣形成生態後,國內再實施替代,因而發展困難,而在新興產業早期介入,或更易成功。以新能源車爲例,國內華爲、斑馬智行、中興通訊等企業微內核產品歷經發展,均通過ASIL-D認證,可與海外QNX進行PK,在產業內已佔據一席之地。該行認爲,對比新能源汽車操作系統,機器人操作系統目前行業都未有成熟方案,中美在機器人產業齊頭並進,我國企業現階段介入,更有望搶佔先機,率先實現“逆襲”。
3、兼具高實時、強兼容、自主可控的機器人操作系統有望脫穎而出
回顧PC和智能手機發展歷程,合適的操作系統對於行業繁榮至關重要,2025-2026年國內外人形機器人已進入量產階段,發展合適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已成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該行看好兼具高實時、強兼容、高安全的國產機器人操作系統的發展,有望率先建立生態,主要是東土科技鴻道系統與華爲鴻蒙系統。
(1)東土科技自研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採用業界領先微內核架構,內核及關鍵代碼自主率100%。系統調度精度達到us級別,可滿足機器人高實時性控制要求。同時與全球300+軟硬件全面兼容,包括各類終端硬件、ROS等非實時生態軟件,可全面滿足機器人開發需要。鴻道系統也是國內唯一通過汽車、工業、醫療、軌交四項功能安全最高等級認證的系統,已在工業領域實施廣泛部署,安全性高。公司計劃2025H1發佈面向具身智能的AI機器人操作系統,通過“大小腦融合”方案,可將機器人電子架構成本降低50%,功耗降低60%,並推動國產機器人從單體智能向羣體智能躍遷。
(2)基於開源鴻蒙的KaihongOS操作系統已用於樂聚機器人,該操作系統圍繞系統內核框架進行研發優化,可滿足機器人開發實時性、跨業務協同、可靠性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