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證券:腦機接口從概念到落地 開啓交互新時代
智通財經APP獲悉,開源證券發佈研報稱,麥肯錫預測,全球腦機接口醫療應用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腦機接口有望取代傳統應用帶來市場增長。2025年3月腦機接口技術首次被國家醫保局設立爲獨立收費項目,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侵入式腦機接口取出費/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價格分別爲6552/3139/966元/次,隨後湖北省醫保局發佈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填補腦機接口醫療服務的價格空白,有望加快落地腦機接口落地運用。看好政策和技術共振下腦機接口投資機會。
開源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腦機接口:從概念到落地,靜待市場潛力釋放
腦機接口下游應用市場潛力大。腦機接口(BCI)是連接大腦與外部設備實現信息交互的新型技術,廣泛應用於疾病預警、診斷、治療和功能增強等醫療領域及消費、工業等非醫療領域。麥肯錫預測,全球腦機接口醫療應用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其中,以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治療爲主的市場規模2030年預計爲150億,2040年爲850億;以情緒評估與干預爲主的醫療消費市場規模2030年預計爲250億,2040年爲600億。
其次腦機接口有望取代傳統應用帶來市場增長,根據中國信通院,當前全球神經藥物類市場規模達上千億美元,腦機接口技術在神經藥物替代方面具有潛力。此外腦機接口技術還在睡眠、康養、消費娛樂等市場具有較大潛力。
技術日臻成熟,產業落地加速
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已於2023年獲得FDA批准啓動基於人體的腦機接口試驗,目前已有7名患者完成植入手術並恢復良好。國內腦機接口技術實力顯著提升,強腦科技已有多款非侵入式產品上市,2025年6月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與相關企業合作成功開展了我國首例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前瞻性臨牀試驗,標誌着我國在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上成爲全球第二個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國家。
多地加碼政策支持,腦機接口醫保定價落地有望加速商業化
2025年以來多地密集發佈政策支持腦機接口產業發展。北京發佈《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目標2030年實現腦機接口創新產品在醫療、康養、工業、教育等領域的規模化商用;上海印發《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目標2030年前腦機接口產品全面實現臨牀應用;廣東省提出加快腦科學與腦機接口、類器官等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四川印發《四川省腦機接口及人機交互產業攻堅突破行動計劃(2025—2030年)》,目標2030年產品實現規模化生產應用,開展侵入式腦機接口手術3000例/年。
2025年3月腦機接口技術首次被國家醫保局設立爲獨立收費項目,隨後湖北省醫保局發佈全國首個腦機接口醫療服務價格,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侵入式腦機接口取出費/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價格分別爲6552/3139/966元/次,填補腦機接口醫療服務的價格空白,有望加快落地腦機接口落地運用。
投資建議
看好政策和技術共振下腦機接口投資機會,受益標的包括巖山科技(002192.SZ)、中科信息(300672.SZ)、狄耐克(300884.SZ)、瑞邁特(301367.SZ)、翔宇醫療(688626.SH)、創新醫療(002173.SZ)、誠益通(300430.SZ)、塞力醫療(603716.SH)、愛朋醫療(300753.SZ)、盈趣科技(002925.SZ)等。
風險提示
產業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公司研發不及預期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