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我們在校園門口蹲了2個小時“看戲”

今天,大部分小學生都開學了。

家長們送娃娃到學校後,發出瞭如釋重負的感嘆。各個學校也是變着花樣迎接學生。

今年兩大熱點:AI和哪吒,也是開學典禮的兩大主題。

用哪吒立牌迎新、設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臺詞打卡點、在教室外牆畫上哪吒美圖、組織學生與DeepSeek對話……甚至有學校還準備了哪吒套餐——包含粉藕排骨湯、荷葉燒排骨等,儀式感十足!

成都高新雲芯學校校長馬飛山在開學第一課上,以導演餃子爲例,鼓勵學生忠於熱愛。還用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和DeepSeek的故事激勵同學們勇往直前。

成都英華學校校長王維令則化身“太乙真人”給孩子們送上“三件法寶”:混天綾、乾坤圈、風火輪,希望大家帶着三件“法寶”走入新學期,練“真本領”。

娃娃們寒假個個都像“小哪吒”一樣,自由又自在,開學了多少有點不情願。

團長在去了兩個小學門口就發現:對於要上學這件事,孩子們和家長們的悲歡並不相通。

去學校的路上,團長看到了不想上學的小女孩要和奶奶“決裂”,兒子沮喪媽媽興奮的“母慈子孝”。

住在學校附近的@D,在目送孩子進校門後,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今早上她起不來,我也起不來,放假我們兩都是一起睡懶覺的。”

雖然自己也很討厭早起,但D還是寧願孩子開學。

“輔導作業、早起什麼的都是小事。一個寒假都要操心她,我感覺她放假我是加班,她上學我才得休息。”

D是全職媽媽,孩子放假她幾乎要24小時負責衣食住行,開學了她纔有點自由時間。

娃娃們拉長了臉,家長們倒鬆了口氣。

團長在學校門口站了五分鐘,就收到了五張傳單。開學最開心的,還有這些託管機構。

開學在即,校門口不出意外是一副“雞飛狗跳”的樣子。

拿着大包小包滿街跑的娃娃、腳步匆匆走路帶風的家長、忙不贏歡迎娃娃進校的老師……

第一天報道,孩子們領了書,中午就能回家包書皮做開學準備,所以狀態還都比較“鬆弛”。

畢竟還有半天緩衝時間。

家長們則操心得很:“口罩戴好!”“拉鍊拉好!”“站到站到,包包理好!”

除了這些小事,團長還看到了無數個讓家長們“無語”的時刻。

A男孩甜甜地喊着“媽媽再見!”,接着立馬補充:接我的時候記得帶上零食哈!媽媽翻了個白眼騎車走了。

B女孩說自己不記得教室在哪了,媽媽說她在“演喜劇”;

C男孩更是“重量級”,站在馬路對面,因爲吃不完早餐,用半條街都能聽到的聲音吶喊:“不吃不吃就不吃!”

“還進得去嗎?”急促的聲音從旁邊傳來。

團長看錶已經九點了,陸陸續續還有娃娃在手忙腳亂地進校。

“搞快點嘛!一會書都發完咯!”

門衛大叔剛剛把大門關了,一邊給“遲到大王”們開小門,一邊吐槽。

踩着操場上響起的廣播聲,孩子們風風火火地“衝進”了開學第一天。

不過在慌亂中,依然有些娃娃不緊不慢地拿着自己的寒假作業淡定走過,好像在宣示:我的作業可是寫完了的。

團長看到了植物拓印、手抄報,甚至還有手工紙雕。

莎莎的爸爸說,孩子的作業都寫完了,昨天才說還有個手工要做。

他“動員”了全家的力量,去附近公園撿些葉子什麼的,前一晚才把作業趕出來。

“這是我做的‘蛇’。”六年級的小楊,拿着他引以爲傲的作品給團長炫耀。

一整個寒假都在研究這條“蛇”,小楊說自己很喜歡做手工,之前還做過紙魔方和模擬行星。

不過他的手錶因爲開學被爸媽收走了,沒辦法展示成品。

三年級的欣雨在校門口遲遲不進去,走到門口又退了回來。

等欣雨鼓起勇氣和老師們打了招呼徹底進校門後,團長問欣雨爸爸,孩子是不是作業沒寫完?

欣雨爸爸解釋,他們一家人大半個寒假都在旅遊,天天在一起,所以孩子有點分離焦慮。

“第一週去了香港、廣州,後面又去了廣西。”

聽到這麼長的旅遊週期,團長好奇欣雨有沒有上什麼興趣班。

“平常週末有畫畫和英語,放假就讓她放鬆一下。只要求她作業每天都要寫完,這也是能帶她出去玩的前提。”

對於開學的儀式感,欣雨爸爸往年會給女兒準備一些新文具。但這次是下學期,只答應女兒開學後周末再去西嶺雪山玩一趟。

另一個媽媽@菲菲,帶着還沒到入學年齡的小女兒,一起送姐姐去學校。

“還有十分鐘,趕快上去!”

菲菲的小女兒明年也要上幼兒園了,她一臉睡眼朦朧地看着姐姐,可能還不清楚,自己也即將要經歷這種日復一日的早起。

雙胞胎的爸爸放下女兒們,“瀟灑”地囑咐到:十點半學校門口見,如果沒看到我,就在老地方等我。

“老地方在哪裡?”

“對面第三棵樹下噻!”

“十點多就要來接,懶得回家了。”

教室裡傳出了整齊的喊聲,幾個家長在學校周圍轉悠,聊天打發時間。

“終於開學了,心情有點複雜,但總的來說還是開心居多。”一個媽媽提到開學,嘴角微翹,眉毛都舒展開了。

@都可以送完孩子上學,忍不住發了一個朋友圈:新的一年開始,不是1月1日,也不是大年初一,是開學第一天。誰懂?

當家長的都懂!鬧鐘調到早上6點,娃娃送到學校,秩序迴歸,各司其職,經營新一年的力量和從容由此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