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打工調查!3成5大學生認生活費不夠 北中南因這支出差異大
臺北租屋市場昂貴,使得北部學生每月平均支出較中南部更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開學不只是開課,錢包也要開工。全臺最大打工兼職平臺「小雞上工」公佈2025開學打工調查,9成大學生有開學打工規畫,其中大一新鮮人更高達9成4,打工似乎已成爲學生們新學期的規畫之一。大學生打工主要原因以生活開銷不足最多,3成5大學生生活費不足,平均缺口6000元,北部外宿壓力因房租及生活費最沉重,每月比其他地區學生多花5000元。
在可複選的情況下,大學生主要打工動機依序爲:「基本生活開銷」(80%)、「儲蓄或投資理財」(59%)、「購物娛樂使用」(44%)、「累積工作經驗」(41%)與「累計人脈或打發時間」(18%)
調查發現,約3成5的大學生自認生活費不足,平均每月出現6000元缺口。其中,高達9成學生透過打工補貼支出。進一步比較地區差異,北部外宿學生生活成本最高(含房租與生活費),每月約需2萬元,其他如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地區平均開銷都是1.5萬元,亦即北部較其他地區高出約5000元,也使北部外宿生平均缺口進一步擴大至7000元,經濟壓力更爲沉重。
實際找工作或打工的過程當中,學生也不免會遇到一些挑戰。根據調查統計,在可複選情況下,大學生尋找打工時最擔心或曾遇過的問題包括:「應徵後僱主不回覆或等待時間過長」(66%)、「招募資訊不透明」(62%)、「交通距離太遠」(55%)。
至於實際打工時,擔心或遇過狀況則有「遇到奧客、主管或工作環境不佳」 (62%)、「工作內容與應徵時描述不符」(47%)或「臨時取消或更改班次」(46%)等不明狀況。小雞上工建議,學生們在投遞前可留意職缺是否完整揭露工作地點、薪資與班表等資訊,避免資訊不足造成認知落差;同時,企業與僱主若能在刊登時明確標註工作內容與條件,也有助於降低雙方溝通成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