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大漲近70%,700億芯片巨頭卡位AI黃金十年
文 | 董武英
在電子產品行業,白牌產品往往處於行業的鄙視鏈底端,飽受各方的冷眼。但正是這樣的白牌市場,卻誕生出了一家半導體芯片巨頭。
這家公司就是瑞芯微。以做復讀機芯片起家,瑞芯微曾是深圳白牌平板電腦產業鏈的“主心骨”。隨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瑞芯微逐漸成長爲國內半導體芯片龍頭企業,並在已經到來的AI時代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近日,瑞芯微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收31億元-31.5億元,同比增長45.23%-47.57%;歸母淨利潤5.5億元-6.3億元,同比增長307.75%-367.06%。
業績的高光表現,加之開年以來DeepSeek引爆端側AI市場,瑞芯微受到資本市場熱捧,1-1日-2月12日,瑞芯微股價大漲68.40%,市值最高一度突破800億元,2月12日收盤市值高達775億元。
電子時代,人們往往對電腦CPU、顯卡以及手機SoC芯片耳熟能詳,如英特爾的酷睿i5 CPU、英偉達RTX4090顯卡、華爲海思麒麟9000和高通驍龍8Gen3兩款手機SoC芯片等。除電腦、手機的核心芯片外,其他芯片產品雖然應用廣泛,但知名度卻不高,成爲支撐各類設備運轉的 “幕後英雄”。
瑞芯微旗下的芯片產品即屬於“幕後英雄”。消費者或許不知道瑞芯微的芯片產品,但所用的藍牙耳機、教育平板、監控攝像頭、智能音箱等消費電子產品可能搭載的就是瑞芯微的芯片產品。
2001年,瑞芯微成立,聯合創始人勵民及黃旭選擇了復讀機的語音錄放芯片作爲發展方向。當時,瑞芯微與步步高教育電子合作,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個變速不變調的芯片產品。據勵民介紹,當時行業內比較知名的品牌用的都是瑞芯微芯片,市場佔有率高達80%。
隨着消費電子市場的發展,瑞芯微從復讀機切入快速發展的MP3市場。當時,勵民敏銳地察覺到,只能聽歌的MP3產品有着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瑞芯微在設計MP3方案時,預留了播放視頻功能的規劃。2006年,瑞芯微發佈26系列MP3/MP4芯片,憑藉視頻播放功能,一躍成爲行業新貴。
2007年,谷歌發佈了安卓系統。瑞芯微再次展現出了敏銳的戰略眼光,率先佈局基於安卓系統的芯片產品,並開始進入平板電腦市場,迅速抓住了消費電子的發展黃金期。
2013年前後,智能手機市場爆發,瑞芯微綜合考慮了自身實力和行業競爭情況,避開了巨頭爭奪的智能手機SoC市場,轉而進入了物聯網及AI芯片市場。目前廣泛應用的智能家居產品,大量使用的就是瑞芯微芯片產品。
在發展早期,瑞芯微的產品在性能上並非頂尖,但憑藉着廣闊的白牌產品市場,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瑞芯微前副總經理陳峰曾總結出了一個“832定律”:當蘋果這樣的標杆企業推出一項產品之後,如果跟進廠商提供的產品能夠做到性能是前者的8成,價格是其三分之一的話,那麼,後者的市場規模將可以達到前者的兩倍。
隨着規模越做越大,瑞芯微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累核心技術,逐漸成長爲國內芯片領域的重要玩家之一。近年來,瑞芯微進入智能座艙領域,打造出了極具競爭力的RK3588M芯片產品。
2023年底,據專業評測機構安兔兔的測評,瑞芯微RK3588M芯片雖然距離高通智能座艙旗艦芯片驍龍8295在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經屬於旗艦智能座艙芯片級別的產品。
瑞芯微官方也曾多次表示,RK3588M在智能座艙方向上能夠發揮公司在音頻、視頻、視覺技術上的優勢,實現單芯片“一芯帶七屏”、異顯、異觸、全景環視影像等功能,是目前國內少數能媲美國外一線產品的智能座艙芯片。西南證券研報介紹,瑞芯微RK3588M配套比亞迪騰勢、仰望、方程豹等高端車型已實現量產。
從邊緣走到核心,瑞芯微終於實現了對行業巨頭的追趕。隨着AI時代到來,人們逐漸發現,在半導體行業內十分低調的瑞芯微,竟然變成了關鍵角色。
2021年底,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演講中表示,“人機共生”時代,中國將迎來AI黃金十年,而未來十年,AI技術應用門檻將顯著降低,爲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技術“大底座”。
2023年初ChatGPT的爆火開啓了AI的新時代,兩年之後DeepSeek再次引發了AI大模型的全民熱潮,AI黃金十年已經到來。
DeepSeek的成功,驗證了大模型的性能並不完全依賴於算力來“力大飛磚”。近期中信建投研報稱,DeepSeek-R1模型在保持優異性能指標的同時大幅降低訓練和推理成本。高性能、輕量化、低成本的模型能力將顯著推動端側AI產業發展。
在端側AI領域,已經佈局多年的瑞芯微已經形成了較爲領先的優勢。早在2018年,瑞芯微已經發布了旗下首款AI芯片RK3399Pro,算力達到2.4TOPs。
同年,市場研究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在全球前24名AI芯片企業排名表中,中國公司佔據七個席位。華爲海思排名最高,位列第12名。瑞芯微僅次於華爲海思,位列第20位。
從2018年來,瑞芯微每年始終保持着20%以上的研發費用率,2022-2023年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25%。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爲瑞芯微積累了近1200項發明專利,也爲其打造了AI時代穩固的發展底盤。
據瑞芯微介紹,目前其能夠爲下游客戶及生態夥伴提供從0.2TOPs-6TOPs的不同算力芯片,其中RK3588、RK3576帶有6TOPs NPU處理單元,能夠支持端側主流的0.5B-3B參數級別的模型部署,針對端側主流的2B參數數量級別的模型運行速度能達到每秒生成10 token以上,滿足小模型在邊、端側部署的需求。
同時,瑞芯微下一代旗艦芯片將會提供更強的計算能力。2024年9月,在第三屆GMIF2024創新峰會上瑞芯微公佈了新一代旗艦處理器RK3688的相關信息。這款產品在AI能力方面,將會集成算力高達16TOPS的NPU內核。
在DeepSeek將算力需求“打下來”之後,集成了小型算力單元的瑞芯微SoC產品迅速成爲了市場關注焦點,多家券商紛紛看好瑞芯微在端側AI多線佈局帶來的成長空間。
以智能座艙領域爲例,開源證券認爲,智能座艙是AI Agent載體,DeepSeek R1模型有望帶來更優的座艙交互體驗,座艙Agent將實現前所未有的功能提升,並有望孕育全新應用場景。同時其對算力的節約也讓模型更容易在座艙端本地化部署,實現更優的體驗。
在AI大模型降低算力需求後,瑞芯微RK3588M芯片以及後續芯片產品已經能夠滿足端側AI推理需求,這爲瑞芯微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開年以來,瑞芯微股價迅速上漲。截至2月12日收盤,瑞芯微新年以來股價漲幅高達68.40%,最新市值達775.05億元,較年初市值上漲了超過310億元。
綜合來看,從2001年成立以來,瑞芯微的24年,是一部“邊緣創新→技術突圍→生態卡位”的進化史。在端側AI爆發前夜,其能否進一步實現從“國產替代”到“全球領先”的跨越,尺度商業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