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提振汽車股表現!長城汽車漲超11% 機構稱智能駕駛開啓產業洗牌

財聯社3月12日訊(編輯 胡家榮)受益於車市回暖及政策利好驅動,港股汽車板塊今日集體走強。截至午間收盤,長城汽車(02333.HK)、蔚來-SW(09866.HK)、零跑汽車(09863.HK)分別上漲11.19%、7.88%、5.10%。

注:汽車股的表現

產銷數據超預期,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2025年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38.2萬輛,同比增長25.6%,環比下降26.4%;1-2月份累計銷量317.6萬輛,同比增長1.1%。

對此乘聯分會指出,今年總體基調是“整治內卷式競爭,提振汽車消費”,加上“雙新政策”從年初就續上了,1-2月份車企們也在主動穩定價格體系,因此消費者消費心態相對平穩。由於去年2月銷量基數偏低,本月乘用車批零售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度增長,出現了少有的“節後開門紅”。

政策層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2025年以舊換新政策提前落地有效穩定市場預期,疊加車企主動控制價格戰強度,1-2月燃油車促銷力度較2023年縮減2.5個百分點,形成"政策託底+市場自主調節"的良性機制。

2024年乘用車國內零售呈現4-12月的持續上升態勢。由於春節前置等因素,2025年1月車市較弱,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38.5萬輛,同比增長25%,環比下降23%;2月零售處於歷年2月零售歷史高位。

智能駕駛開啓產業洗牌,技術迭代成決勝關鍵

有機構研報指出,2月新能源銷量分化標誌智能駕駛淘汰賽正式打響。海通國際指出,比亞迪、吉利等頭部企業通過智駕技術平權策略加速市場集中,例如比亞迪第五代DM-i系統實現饋電油耗3.8L/百公里,推動插混車型價格下探至7.98萬元。

中信建投認爲,行業競爭焦點正從硬件配置轉向用戶體驗,4月上海車展或成高階智駕功能落地的重要節點。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智駕行業已進入殘酷淘汰階段。華爲員工內部研判顯示,受長期虧損與激烈競爭影響,未來3-5年或將有大量企業出局。

本文源自財聯社 胡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