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祥符區檢察院:助十三名女工拿到欠薪

原標題:

開封祥符區檢察院:助十三名女工拿到欠薪

法治日報記者 趙紅旗 通訊員 雷繼峰

“我們拿到工資後,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你們還牽掛着我們,詢問我們的近況,真是太感謝檢察機關了。”近日,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郭靜在電話回訪時,接受回訪的人員這樣說。

今年2月12日,祥符區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收到區勞動監察大隊移送的13名女工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線索。檢察官經與女工溝通了解到,13名女工通過某網絡平臺發佈的招工信息到某製衣廠務工,從2023年10月起從事計件工作,約定按日結算工資,但自2024年2月開始,某製衣廠以“衣服賣不出去”爲由,一直拖欠勞動報酬共計4萬餘元。同年10月,13名女工向祥符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勞動仲裁後,某製衣廠只支付每人500元的勞動報酬,餘款一直拖欠至今。

“我家的孩子小的剛上小學,大的上高中,正是需要錢的時候,我就想着多做點活兒補貼家用。”“我們是計件工,一件纔給幾分錢,這可都是我們的血汗錢……”13名女工向祥符區檢察院提出支持起訴申請。

2月13日,在民事檢察部門案件討論會上,祥符區檢察院指派辦案團隊迅速展開調查覈實工作。

辦案檢察官注意到,13名女工年齡普遍偏大,且文化程度較低,因對勞動法不瞭解,當初未與某製衣廠簽訂勞動合同,因此需要進一步覈實並證明其與某製衣廠存在勞動關係。爲覈實情況,檢察官首先在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調取相關卷宗,並根據卷宗及仲裁結果,確認某製衣廠與女工真實存在勞動關係。與此同時,檢察官又根據女工們提供的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的上工結算單,在某製衣廠查看了13名女工的出勤記錄、工作任務分配記錄、工資單明細等相關證據,並幫助她們對相關證據材料進行整理分類。

爲儘快解決女工勞動報酬支付問題,祥符區檢察院組織區勞動監察大隊、區婦聯及女工代表、某製衣廠代表等有關人員召開溝通調解會,但某製衣廠代表提出的“以機器或衣服制品代替勞動報酬”的建議遭到女工反對,調解陷入僵局。2月15日,祥符區檢察院向區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依法支持13名女工追索勞動報酬。

2月28日,法院採納支持起訴意見,依法判決某製衣廠向13名女工支付所拖欠的勞動報酬共計3.8萬餘元,製衣廠法定代表人承擔連帶責任。

3月20日,祥符區檢察院民事檢察官引導雙方當事人參與區法院組織的執行和解活動。在檢察官與法官的耐心釋法明理下,雙方達成執行和解,某製衣廠代表當即支付5000元,並承諾剩餘部分在今年5月前全部付清。

“每一件涉婦女權益保護案件的背後都有一個或多個社會問題。”祥符區檢察院檢察長陳軍波說,檢察機關辦案不僅要注重對案件本身的辦理,更要注重深入挖掘案件背後隱藏的深層次社會問題。

針對此案的辦理,祥符區檢察院認真研究了與區法院、區婦聯、區總工會共同會籤的關於建立民事支持起訴協作機制的有關文件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經與區婦聯溝通協商,於3月26日聯合出臺《關於婦女權益保障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建立了定期會商、信息通報、線索互移、辦案協作、聯合調查五項機制,明確規定,檢察機關發現婦女權益受到侵害的問題,可以移送婦聯提供社會化保障,也可根據婦聯工作需要,爲涉及婦女維權事項提供法律諮詢,必要時提起公益訴訟或支持起訴。

“我們不能就辦案而辦案,對辦案中發現的問題,要積極進行解決。我們通過辦案,不但使13名女工的欠薪問題得到了解決,而且還針對辦案中發現新問題,對此前出臺的相關文件進行了完善,爲‘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奠定了基礎。”陳軍波說。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