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產業能級起勢躍升

中原腹地,智造潮涌。眼下,“訂單爆倉”的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智能車間裡,機械臂精準作業,AGV物流車穿梭忙碌,每兩分鐘就有一臺整車下線。與之緊密協同的,是由開封威仕科、邯鋼福然德、開封武秀等數十家零部件企業組成的“精銳戰隊”,以零庫存管理實現“半小時配套”的極速響應。

生產“無縫銜接”、技術“智慧嫁接”,聚鏈成勢的開封勾勒出汽車製造產業崛起的生動圖景。自2010年成功引入奇瑞汽車以來,開封不斷強化產業鏈式發展,吸引優勢汽車零部件企業入駐,逐步構建起“鏈主”引領、配套協同、創新驅動完整的產業鏈。

2024年3月,鄭州市、開封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被認定爲河南省先進製造業集羣。藉此契機,開封積極搶抓河南省委、省政府“把開封作爲汽車產業重要基地,與鄭州汽車產業一體考慮”的戰略機遇,主動延鏈、補鏈、強鏈,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全力打造汽車及零部件千億元級產業集羣。

如今,以鄭州比亞迪、宇通、上汽和開封奇瑞等整車企業爲核心,鄭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羣爲支撐的新能源汽車製造產業生態基本形成。依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開封海關、開封綜合保稅區等對外開放平臺,“開封製造+全國配套”的產業協同效應持續釋放——這裡下線的整車不僅銷往全國各地,更通過中歐班列“鋼鐵駝隊”、鄭州航空港“空中絲綢之路”發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方創新高地立足中原、鏈動全國、輻射全球的開封汽車製造產業,正在努力成爲全國汽車產業鏈重構的一支生力軍。

在開封,另一場綠色能源革命正悄然掀起——開封宸亞新能源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產線上,普通玻璃經納米級薄膜鍍層工藝處理,僅需3小時便蛻變爲全球領先的綠色能源產品——碲化鎘發電玻璃。這種玻璃,與常見的太陽能電板相比生產耗時短、成本低,且光電轉化率高,是一種全新的智能化新型綠色發電建材。

“玻璃發電的秘密是這層薄薄的碲化鎘薄膜,它相當於在玻璃表面構建了千萬個微型發電站。”開封宸亞新能源總經理齊鵬飛指着面前一塊麪積達3.2平方米的碲化鎘發電玻璃說,“這是目前全球單體面積較大的碲化鎘發電玻璃,彰顯了我們的技術領先優勢。”

據悉,由業界一流專家組成的宸亞新能源研發團隊,不僅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還攻克真空輸運沉積技術難關,將鍍膜均勻性控制在3%以內、碲化鎘利用率超過90%,實現了從材料配方、核心工藝到生產裝備的全鏈條自主研發,以58項專利構建起堅實的技術壁壘。今年1月,宸亞新能源一期項目已投產,1.6千米的單條生產線產能刷新全國紀錄,產品率先應用於農業綠電領域。

在產品示範園區,光伏大棚的創新實踐令人耳目一新。棚頂每平方米碲化鎘發電玻璃年發電量可達230千瓦時,棚內智慧農業系統精準調控着溫度和溼度。這種棚頂發電、棚內種養的立體模式,實現了高附加值作物全年種植。

新技術催生新場景,宸亞新能源演繹着“光伏+”的無限可能,重塑着能源與產業的共生關係。目前,宸亞新能源已與國內多家能源巨頭簽署戰略協議,二期規劃的2GW生產基地,將單線產能由495MW提升至933MW,正吸引鋁材、電纜、玻璃幕牆等上下游企業集聚,全力構建“光伏發電—儲能消納—循環利用”的綠色產業閉環。

當前,開封依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崛起等戰略,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努力將產業基礎優勢和外貿通道優勢轉化爲發展勝勢,以實際行動踐行“四高四爭先”,不斷提升科技硬實力和發展競爭力。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開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9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