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佔GDP 2% 北約全體首達標

今年北約海牙峰會決定,將成員國國防開支標準提高到GDP的5%。(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北約宣佈,今年全體成員國的國防支出都將達2014年設下的GDP 2%目標。圖爲在立陶宛舉行的北約聯演。(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國防新聞》網站8月29日指出,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公佈最新數據,各成員國國防開支將在今年全數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2%,是該目標2014年設立以來,首度全體達標;未來各國將續朝國防開支GDP的5%新目標邁進,以確保北約集體安全。

烏俄戰爭影響 各國大增國防預算

北約在2014年英國威爾斯峰會上,設立成員國國防開支達GDP的2%目標,以因應當年俄羅斯非法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以及中東局勢不穩定等全球安全危機。然而,直到2022年僅有7個成員國達標,隨後受俄國侵略烏克蘭影響,各國大幅擴增防衛預算與提升國防現代化,北約也宣佈,今年31個成員國首度全體達成2%的目標。

北約共有32個成員國,其中冰島缺乏常設軍隊,僅有小規模海岸防衛隊、警察部門與空防監視單位等,因此不列入北約國防預算統計。冰島國家安全則由北約集體防禦條款,以及盟邦輪流協防。

歐洲國家與加拿大2024年國防開支,佔GDP大約2.02%,但在2014年左右,國防預算則僅約1.43%,顯示近10年間的國際局勢變化,促使各國下定決心加強國防能力。北約並指出,除了比利時,幾乎所有成員國國防預算中的20%,主要用來採購重要裝備武器;其中,波蘭所佔比重更達半數以上。

報導同時指出,波蘭、立陶宛與拉脫維亞,今年有望達成國防支出提升至GDP 3.5%新目標。北約在今年6月的荷蘭海牙峰會上,同意提升各國國防支出至GDP 5%目標;其中,核心國防開支爲3.5%,餘1.5%則用來提升防衛韌性與戰備能力,包含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網路安全等。目前各國也持續提升國防預算,提升國家安全,並達成北約設立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