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費不足恐失美國支持?前英國首相籲加碼防務支出

英國前首相強生(圖/美聯社)

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近日呼籲,英國應將國防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確保歐洲在俄羅斯持續侵略威脅下的安全。他警告,目前政府提出的2.5%目標仍不足以應對安全隱憂,並強調調高軍事支出有助向美國證明,歐洲有意承擔更多防務責任。

強生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週年之際訪問基輔,並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專訪發表上述言論。他認爲英國目前的國防預算與實際需求存在多達數百億英鎊的落差,政府應在2030年前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3%。 強生在訪談中強調「2.5%不夠,我們應該朝3%努力」。他認爲提高防務經費不僅能加強防衛能力,也有益本土國防工業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無人機等軍事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強生的專訪恰逢現任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訪美與川普會面。川普過去曾批評北約盟國未能履行軍費承諾,要求歐洲國家承擔更多防務責任,並威脅若歐洲不增加軍費,美國將重新考慮對北約的承諾。

《每日電訊報》指出,強生是英國政壇爲數不多與川普關係密切的人士,過去曾表示支持川普的外交政策,並相信他的第二任期可能有利於烏克蘭。然而,他此次對川普近期關於烏克蘭「挑起戰爭」的說法提出強烈批評,指責以上言論是對戰爭死者的侮辱,並形容其爲「克里姆林宮的宣傳」。

強生主張,若西方國家無法持續支持烏克蘭,基輔將有「道德上的理由」自行發展核武確保安全。烏克蘭根據1994年《布達佩斯安全備忘錄》放棄蘇聯時期的核武庫,以換取國際社會的安全保障。強生表示,他個人反對歐洲進一步核擴散,但理解烏克蘭政府的立場── 如果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那就應該擁有核武。

在防務問題上,強生支持英法兩國爲首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計劃。他批評德國和波蘭對此猶豫,並暗示這可能與兩國曆史上曾「入侵烏克蘭」的經歷有關。他認爲,若歐洲國家能組建一支強大的地面部隊駐紮烏克蘭,將能有效削弱俄羅斯對該地區的控制權。

此外,強生還敦促英國與歐洲領袖果斷行動,沒收去年歐洲清算所凍結的俄羅斯央行3000億美元資產,以資助烏克蘭的戰爭開支。他表示,這並非合法性問題,而是「政治意願」的問題,並批評部分歐洲官員因擔憂企業在俄國的利益而遲遲不採取行動。

除了軍事援助外,強生也對烏克蘭與美國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交易表示支持。該協議允許美國企業取得烏克蘭稀土礦藏,最初曾遭烏克蘭政府拒絕,理由是條款「剝削性過強」,但經過修訂後,雙方已接近達成共識。強生認爲,這項交易能夠讓烏克蘭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並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他補充,即便美國停止對烏克蘭的軍援,許多烏克蘭軍隊仍可能選擇繼續作戰,因爲「烏克蘭人民選擇了自由」。

自戰爭爆發以來,強生一直是歐洲最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在擔任英國首相期間,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援助,包括數千枚反坦克飛彈,使俄軍無法順利攻佔基輔。因此他至今仍被當地視爲英雄,甚至有多條道路和食品以他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