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賺快錢 DeepSeek 聚焦研究衝刺 AGI 有別矽谷同業

今年來在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驟然間爆紅的新創企業DeepSeek,選擇的經營路線是聚焦於研究,而不是賺錢。路透

今年來在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驟然間爆紅的新創企業DeepSeek,選擇的經營路線是聚焦於研究,而不是賺錢,因爲公司創辦人、億萬富豪樑文鋒決定不走矽谷AI業者趁機擴張營收的路線。

DeepSeek靠着免費的網站及App,服務量一路長紅,同時對企業客戶提供的收費服務也增加,2月營收首次足以支應開銷。企業客戶主要來自醫療業與金融業,他們向DeepSeek購買應用程式介面(API),進入R1及V3模型。由於需求強勁,而DeepSeek分配給非研究用業務的資源不足,已使公司暫停這類服務。

業內人士表示,樑文鋒也無意在短期內靠着聲名大噪而將這項科技進一步商業化,反而將大部分的資源投入模型開發及搜尋,以建立通用人工智慧(AGI),使機器具備類似人類的認知能力。樑文鋒也無意與大陸的科技巨擘往來,而且目前並不打算接受國家支持的基金對DeepSeek入資。許多人甚至很難見得到樑文鋒。

DeepSeek的做法與矽谷的新創企業恰成對比。例如OpenAI便利用在AI模型開發領域的領先優勢,在ChatGPT模型周邊建立了龐大的消費者業務,靠着銷售API取得鉅額營收。OpenAI從2019年起,已先後募集到約200億美元資金,且與軟體銀行爲首的投資者洽談募資400億美元,而目前OpenAI的估值已達2,600億美元。該公司去年共燒掉50億美元,主要用於訓練新模型;OpenAI並向個人及企業用戶收費,營收額達到40億美元。DeepSeek目前只有約160名員工,而OpenAI員工超過2千人。

真格創投基金合夥人戴宇森表示,「DeepSeek從一開始就超聚焦於原訂的方向;在今年推出R1大型推理式語言模型之前,根本沒有任何消費性產品」。

正由於DeepSeek沒有商業性的企圖心,讓阿里巴巴及騰訊等科技公司能夠推出較成熟的架構及服務,從而贏得企業客戶,也令人質疑DeepSeek的營收能否持續。舉例而言,蘋果就選擇與阿里巴巴合作,而並未選擇DeepSeek。

業內人士也表示,騰訊開始擁抱DeepSeek的開源模型後,API銷售額增加數倍。正因爲DeepSeek並未聚焦於推廣大衆化的產品,騰訊才決定擁抱DeepSeek的AI模型;不只是騰訊的雲端平臺,還包括各項消費性App。

據瞭解內情人士指出,未來基於需求將超過DeepSeek現有的能量,因此DeepSeek勢將依賴第三方的支援。所幸DeepSeek已得到大陸當局的支持,能夠進入國家資助的數據中心,來緩解運算壓力。在長期間,DeepSeek可能更難取得輝達更先進的晶片,因此DeepSeek可能考慮尋找夥伴來解決此一問題;未來也可能必須接受國家支持的基金,以贏得政治上的支持。

目前工程師正在全力開發R2及V4模型;原先預訂於5月推出,現在可能提前,以維持動能不墜。真格基金戴宇森表示,「我們正處於AI革命的初步階段,科技提升曲線正陡」,因此DeepSeek應聚焦於科技突破,而非商業化,因爲「高中生賺不了多少錢;但被訓練成博士後,就能賺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