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外食、不開冷氣…極端節儉累積上千萬養老 6旬男一退休就超後悔
一名67歲的退休男性鈴木先生(化名)分享了他的故事,提醒大家光是存錢,人生未必就幸福。示意圖/ingimage
隨着退休後光靠年金已難以支撐生活,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自助儲蓄和資產累積。不過,一名67歲的退休男性鈴木先生(化名)分享了他的故事,提醒大家光是存錢,人生未必就幸福。
根據2016年日本總務省調查,夫妻兩人(丈夫65歲以上、妻子60歲以上)若只靠年金,生活支出每月約虧5.5萬日圓(約臺幣1.2萬元),30年合計約需額外儲蓄2000萬日圓(約臺幣420萬元)。因此許多人積極投資和存錢因應退休生活。
根據「The Gold Online」報導,鈴木先生退休後,靠夫妻年金每月約24萬日圓(約臺幣5萬元)生活。他曾將60歲時拿到的全部退休金投資,五年內從0增至3000萬日圓(約臺幣630萬元),加上另外3500萬日圓(約臺幣735萬元)的存款,總資產約6500萬日圓(約臺幣1365萬元),讓許多人稱羨。
不過鈴木先生坦言,這一切來自於極端的節儉生活。他從高中時期開始打工存錢,工作後獨自住在距公司遠且破舊的公寓,房租每月3萬日圓(約臺幣6300元)。自煮以豆芽菜和雞肉爲主,午餐帶自制便當,完全不外食。外出交通多以自行車和步行爲主,爲節省冷暖氣費,幾乎不使用空調,以衣服調節溫度。
與他在職場戀愛結婚的妻子,是他最理解的人。孩子出生後,節儉的程度稍微放寬,但家庭出遊也僅限於附近公園或河川邊野餐。不買房也不買車,旅行都選擇超便宜的套裝行程,家庭帳目一絲不苟,夫妻兩人嚴格記帳,存錢如同使命。
然而,65歲退休後不久,妻子因病離世,讓鈴木先生深感後悔,「應該趁妻子還健康的時候一起去旅行、吃飯。時間無法倒流。只剩錢,到底要怎麼辦呢…」他感慨,錢能帶來保障,但無法買回失去的時間與親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