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世代/【破解更年期】內在失落 求助身心科找回重心
鈺璽診所副院長、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女性在更年期前期,也就是荷爾蒙開始劇烈變化,但是還未真正停經那段時間,容易失眠、憂鬱、焦慮,身心狀況比較差。這時期有比較高的比例遇到身心症,若年輕時曾經有過這些身心症,可能會在這個時期復發。
她觀察到,近年來女性比較願意正視更年期,甚至會「用更年期來敲身心科的門」。
對某些女性來說,更年期是「生理現象,不是我的錯」,她們會在描述完恐慌、憂鬱、失眠的現況後問:「我是不是更年期?」作爲討論的起點,接着檢視更全面的身心狀態。
另一方面,第一線接觸更年期女性的婦產科醫師也意識到,要給更年期女性更恰當的協助,需要增加身心症的專業。有一段時間,更年期醫學會或婦產科學會,都在加強身心疾病的學習。婦產科跟身心科也有轉診機制,因許多女性以爲自己是更年期,多方問診、抽血看荷爾蒙數值都沒問題,或是用調經藥效果不佳,醫生就會建議病人看身心科。
蔡佳芬說明,更年期在心理的意義上是一種失落,失去了生育能力、活力、吸引力,提醒我們正在老去。因此更年期的不適感不僅僅是荷爾蒙的變化,更在於價值感的失落。當女性的價值愈多是架構在外在吸引力、生育能力上,內在失落更強。
若無法適應這些內在失落、對老的恐懼,很可能會發展成中老年外遇,或是容貌焦慮、過度醫美。
她指出,更年期與荷爾蒙變化有關係,正統的治療,無論是藥物或非藥物,都是很醫學的;但內在的失落是個概念,不妨將它視爲人生重新找尋價值,妝點空巢的時刻,有人透過再就業、尋找新嗜好,有人結交新朋友、聯繫舊同學,找到新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