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世代/【悲傷療癒─請好好悲傷】面對失去 把悲傷留給自己

王曙芳失去摯愛,不再勉強自己要立刻好起來,悲傷重新成爲她生命的一部分。記者黃義書/攝影

文化人王浩一今年六月底駕車外出途中離世,死因是心肌梗塞,震驚了文化界及讀者。發現他失蹤報警尋人,並在路邊找到他的,是王浩一的伴侶王曙芳。她在路邊拉着王浩一的手搓揉,一遍遍叫喚他回家,他垂着臉沒有迴應。王曙芳說:「我的心疼痛爆裂成碎片。」

五年前,個性溫厚謹慎、行事縝密的王浩一與敏銳靈動、直覺至上的王曙芳交往,王浩一從臺南搬到都蘭山下的屋子,兩人一起種樹、養育貓狗、創作、聊天、分享生活。

人生大半時光都在流浪與分離的王曙芳,第一次感受到有個安心與穩定的家,以爲日子會天長地久。但那一天之後,幸福戛然而止。

天人永隔 至今仍感恍惚

失去摯愛,悲傷不足以形容,是更復雜的情緒。

王曙芳一開始是不可置信,明明早上還一起早餐聊天的人,下午就天人永隔。在事發現場、頭七、告別式,她都沒有真實感,她常常覺得他只是出去買個鮮奶,待會兒就回家。一直到最近還是會有些恍惚感,早晨起來要找他,一陣子纔想起,浩一已經不在了啊。也有憤怒,氣他不守信,丟下她獨自離開,氣自己爲什麼讓他獨自開車出門。

伴侶王浩一驟逝,王曙芳(右)難忘他生前的體貼。圖/王曙芳提供

失去摯愛 身心不勝負荷

更多的是失魂落魄。前三個月,她總是眩暈、想吐、無法說話,常常感到天旋地轉、身體失去控制。她感受到,「我沒有全部在這裡」,她的某部分太悲傷了,離開了她的身體。

她如常過生活、認真履行原本的工作約定,身心不勝負荷,好友對她說:「曙芳,發生這麼大的事,是生命召喚妳停下一切,邀請妳面對這麼大的變故。沒有什麼事比此刻妳遭遇的這個生離死別更重大的。」

總是使命必達的王曙芳驚覺,原來有「允許自己不履行約定」的選項,她接受了好友的提醒,承認這一切超過了她能負荷、處理的,她不再勉強自己立刻好起來、投入日常,她跟出版社重新討論工作,空出餘裕好好的悼念、感受哀傷,面對心靈的巨大變動。

同時,她也接納了悲傷的自己,她告訴那個不想回來的自己:「沒關係,妳就待在那裡吧。」說也奇怪,當她接納它之後,過了一個多星期,有一次在冥想的時候,她感受到「它」回來了。「說實話,在我還沒有完全接納它之前,上上星期(十月上旬),我還把車開進水溝裡,要吊車來吊我的車」。

現在王曙芳比較能夠感覺到「全部的我」在身體裡面。感覺到,沒有任何一部分需要分開的自己,比較有能量承受這個悲傷。

她還是會傷感,但是悲傷已經不像一開始,足以淹沒她,悲傷重新成爲她生命的一部分、生活的樣態,不需要去療愈,只需要感受與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