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買殲-35戰機 金主國爲1要因恐撇陸心向西
中方空軍殲-35戰機去年11月在廣東珠海第15屆中國航展中大秀性能的畫面。(新華社)
印度媒體報導,沙烏地阿拉伯已拒絕採購陸制殲-35隱形戰機,而這發展可能影響北京擴大在中東軍火市場的影響力。
綜合外媒18日報導,這反映出利雅德傾向與西方防禦夥伴結盟,尤其是透過與英國、義大利和日本進行會談,聯手開發第6代戰機。沙烏地或中方尚未證實這說法,使情況仍存有猜測空間。這發生在地緣政治聯盟出現變化,加上全球航太市場競爭激烈,而先進戰機在國安和國際關係中扮演關鍵要角之際,如果消息屬實,將引發對北京將自身定位爲波灣主要軍火供應商的戰略,還有沙烏地長期軍事採購計劃的質疑。
而沙烏地拒買殲-35戰機,恐怕會被視爲北京試圖說服波灣國家,從美製武器轉向陸制替代品努力的挫折。專家認爲,北京視殲-35爲可能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得以挑戰美國在中東軍火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中國一直在區域防務展,如今年稍早在阿布達比(Abu Dhabi)舉行的國際防務展(IDEX)上,積極促銷殲-35第5代隱形戰機。中方官員在展場中,將殲-35形容爲可與美製F-35媲美的戰機,並強調它不僅成本較低,設計也適合出口。由於沙烏地國防預算龐大,戰略位置又重要,因此成了促銷的主要目標。
儘管中方做出了這些努力,但沙烏地的軍事採購史顯示,它對購買中方戰略資產態度審慎。利雅德雖已採購如無人機等中國裝備,並與北京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但卻一直避免承諾採購戰機等主要平臺。相對的,沙國一直依賴西方供應商,尤其是美國,爲其空軍提供F-15和「颱風」(Typhoon)等戰機。
據悉沙烏地官員先前在印度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上,進一步與英國、義大利和日本討論了「全球空戰計劃」(GCAP),以打造6代戰機。而這些談判顯示,相較於尚未經驗證的殲-35,他們更偏好來自信賴盟友的尖端技術。
殲-35於2024年底首度公開亮相,是款單座、雙引擎多用途戰機。它具有針對隱形優化的機身、先進的航電設備,以及避免被探測的雷達截面。中方官媒聲稱,殲-35的能力可匹敵美製F--35戰機,但由於它仍在早期運作狀態,獨立評估有限。而殲-35的發動機,很可能是渦扇-15,或過渡渦扇-10C的變體,提供了大推力。然而,與西方同類產品,如普惠(Pratt & Whitney)F135發動機相比,可靠性依舊存疑。
另一方面,殲-35以每架估計7000萬美元(約23億臺幣)的成本,遠低於F-35超過1億美元(約33億臺幣)的標價,爲尋求現代隱形戰力的國家提供了經濟實惠的替代選擇。然而,它的出口潛力仍取決於中方尚未完全披露的性能數據,以及買家與北京加強關係的政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