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鮮活營養新未來 乳業深加工創新研討會共探突破路徑
8月10日,乳品深加工與活性原料創新研討會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市舉辦。會議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來自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農業科學院、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及中國飛鶴等機構的乳品科學、營養健康、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圍繞乳製品深加工的最新科研進展、活性營養產業化核心技術及全鏈條創新實踐展開深入探討,旨在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作爲國內乳業領軍企業之一,中國飛鶴在會上重點分享了其“新一代鮮活營養”的研發與產業實踐成果,涵蓋新鮮奶源、鮮活科技、鮮活營養產品及科學實證全鏈條,爲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經驗。
突破鮮活營養新趨勢 共見行業鮮活實證
在國家政策與消費升級雙重驅動下,中國乳業加速向高質量轉型。與會專家一致認爲,“保鮮增活”是嬰配粉乃至整個乳業發展的核心命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啓表示,鮮活營養是當前整個行業升級與產品品質提升的重要方向。保鮮增活就是最大程度的保留牛奶中的天然活性元素,使珍貴的生物天然活性物質達到更高水平,這是整個嬰配粉製造的核心,也是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創新新一代鮮活科技 營養活性好吸收
實際上,破解鮮活難題需要全產業鏈協同創新,中國乳企正在通過科技和產業鏈創新提供成功範式。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執行理事長劉美菊表示:“過往是中國乳業看世界,如今已是世界乳業看中國。當下,中國乳業通過“農牧工一體化”的產業集羣創新模式,不僅實現了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到生產加工的全鏈路自主可控,更實現了包括生牛乳品質、安全質量管理在內的全產業鏈持續引領。”
與會專家指出,飛鶴對鮮活營養的研究探索,爲行業提供了全新的創新視角和評估維度,正在推動嬰幼兒奶粉的評價體系從“強調單一成分”向更爲本質的貼近母乳配方及“鮮活營養”升級。“飛鶴聚焦‘鮮與活’的探索路徑,拉近了牧場與奶瓶的時空距離,鎖住了源頭營養的鮮活,對中國嬰配粉的研發創新升級提供了極具啓發性的技術範式。”大連工業大學教授牟光慶表示。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大連工業大學教授朱蓓薇表示,飛鶴是一個真做科研、做真科研企業,用鮮與活的路徑,爲乳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懷揣責任與擔當的家國情懷,堅定行走在探索我國乳品深加工的道路上,持續進行重要創新實踐。
構築精準營養體系 從“單一營養”到“協同作用”
在提升活性與吸收效率的同時,如何滿足科學配比及精準營養需求,是行業另一核心挑戰。南開大學特聘傑出教授王碩分享了乳品與生命早期腦健康科學證據,他指出:“通過研究母乳對生命早期大腦健康的積極影響及其潛在作用機制,精細化模擬母乳成分如DHA、乳鐵蛋白、HMOs等同時,應注重精準營養在促進生命早期大腦和神經系統健康發育上的重要作用。近期精準營養理念關注度很高,從‘單一營養’到‘協同作用’,人們的健康營養意識已經進入協同增效階段。這一轉變對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精準營養需要通過更細緻的研究與探索,背後需要企業長期的研發投入。”
在打造鮮活營養的同時,飛鶴也憑藉深厚的科技積澱聚焦精準營養創新,持續賦能產品升級。其中,星飛帆卓睿作爲飛鶴首款嬰幼兒定製大腦營養產品,創新性融合了十五大活性腦營養,包括科學配比的5大腦磷脂,6重HMOs母乳低聚糖,以及採用了黃金比例1:1.7的DHA和ARA,精準助力嬰幼兒大腦神經發育。
“長期以來,飛鶴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特別是在乳品深加工和活性原料領域,持續投入,不斷探索。”中國飛鶴副總裁盧光表示,作爲中國乳業領導企業,飛鶴未來也將爲推動乳品深加工與活性原料創新做出更多的貢獻,持續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驅動力,引領行業在“鮮活營養”新時代行穩致遠,爲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