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海南博鰲零碳示範區實現全域零碳運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博鰲3月25日電 (記者 王曉斌)海南省近日將“博鰲近零碳示範區”更名爲“博鰲零碳示範區”,意味着示範區實現全域零碳運行。這是中國首個以更新改造模式實現區域整體零碳運行的樣本。記者25日探訪該示範區,瞭解一個“近零碳”區域如何“進零碳”。

博鰲零碳示範區以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博鰲東嶼島爲核心。2022年初,示範區啓動建築綠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交通綠色化改造等8大類改造項目。在2024年3月投入運行時,示範區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下降96.2%,處於“近零碳”運行狀態。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是示範區技術總負責單位,該院海南分院低碳中心主任王富平介紹,針對當地熱帶海洋性氣候特徵,示範區降碳採用“先節能、產綠能、用綠能、自循環、智慧管”的“五步走”策略,優先讓自然做功。

在建築改造方面,示範區採取精準的“鍼灸式”改造方案,避免大拆大建。通過光伏百葉、光伏連廊、“光伏+防水+隔熱”一體化屋面等措施,建築實現了遮陽降溫與發電的協同;智能幕牆的應用使建築在智能密閉與自然通風間實現平衡;溫溼分控技術則解決了空調降溫和設備除溼用能的分離問題。此外,示範區利用空氣源熱泵替代傳統燃氣鍋爐,實現熱能的高效利用。

能源系統的轉型是零碳進程的關鍵。示範區的電力全部來自可再生能源。通過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分佈式光伏項目、柔性充電示範站等,示範區內的綠色電力供電可靠性高達99.999%。同時,新建的低成本、高安全的水蓄冷儲能系統,長壽命、高安全性的全釩液流蓄電池系統,爲綠色電力的消納提供了有力支撐。

“爲了實現全面零碳運行目標,我們在過去一年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王富平透露,通過綠色交通提升、機械電氣化、節能設備調試等措施,示範區成功將碳排放“清零”。

“我們用電動擺渡車全部替代原燃油運營車輛,對高爾夫園林草坪機械進行油改電,積極推進電動船舶更換及碼頭建造工作,全面消除島內燃油機械設施設備的使用。”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零碳工程師劉洪文說,示範區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推出“走進零碳Bar”,提升公衆對低碳理念的認知度和參與度。

日前,通過改造前後碳排放的全過程評估,併購買國際認可的高質量碳匯進行抵消,示範區獲得了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的碳中和認證證書。海南省博鰲零碳示範區工作專班正式將示範區更名爲“博鰲零碳示範區”。

王富平認爲,對於高溫、高溼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地區,博鰲零碳示範區提供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