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卻低頭滑手機 多巴胺刺激上癮

精神科醫師表示,使用手機時會刺激多巴胺產生而讓人上癮,形成無法控制的使用習慣,長期會干擾大腦獎賞系統,對學習與目標實踐造成障礙。(鄭鬱蓁攝)

低頭滑手機的時代,手機彷彿成了身體的一部分,年輕人尤其沉迷於社羣媒體、即時通訊與短影音,但滑得愈多,孤單感卻更深。精神科醫師表示,使用手機時會刺激多巴胺產生而讓人上癮,形成無法控制的使用習慣,長期會干擾大腦獎賞系統,對學習與目標實踐造成障礙。

陳幸蕙一篇《愛,就是放下你的手機!》文章,點出了一個重要現象:當科技佔據了我們的目光,愛與連結反而悄然流失,讓人們重新審視「放下手機」這個簡單卻困難的行動。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病患納豆(化名)在連假期間難得和國中好友約在簡餐店聚餐,原本期待享用美食以及老朋友們的笑語,沒想到大家反而不約而同低頭滑手機,餐桌上的溫度驟降,瞬間感到異常失落。

楊聰財表示,生理面向來看,手機藍光會傷害眼睛導致乾眼、視力退化,尤其青少年近視比例節節上升,且長期久坐滑手機影響脊椎、肌肉發展,甚至造成睡眠品質下降。

心理面向來看,長期使用手機會有成癮的風險,尤其是短影音會不斷刺激多巴胺,因而讓人上癮,而成爲無法控制的使用習慣,干擾大腦獎賞系統,不同於閱讀與書寫活動可活化大腦深層思維區塊,與滑手機的「淺層刺激」形成對比。手機成癮會影響自我控制力與專注力,對學習與目標實踐造成障礙。

「使用社羣媒體會帶來即時但虛幻的認可感,一旦中斷,孤寂感和焦慮反而會加劇。」楊聰財強調,不是丟掉科技,而是要學會駕馭它,建議有手機成癮的人,練習放下手機 ,可訂立每日「無手機時段」,例如用餐、閱讀、散步時禁止使用,創造高品質的時光,讓人性與真情不再被螢幕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