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不逞強!石崇良親授「防護3寶」 提醒多補水、注意排尿顏色

衛福部長石崇良。(李念庭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全臺涌現「鏟子超人」前往協助重建,不過,傳出不少人救災回來,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目前監測收容所災情,並未出現腹瀉、流感羣聚,仍以外傷和零星流感個案爲主,以及部分熱衰竭病人,提醒鏟子超人注意自我保護「不要太逞強」。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1)出席疾管署「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記者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針對花蓮災區疫情,他表示,災後許多民衆投入災區復原重建,這幾天很多志工到花蓮,人口移動容易促進疫情傳播,針對100人以上收容中心,疾管署密切監測,目前未出現腹瀉或流感羣聚,但有零星救援志工、軍人出現流感症狀。

石崇良指出,這幾天也發生很多外傷病例,從事清潔工作難免有外傷,提醒民衆注意自我保護,當地設有6個醫療站,若有受傷狀況,應儘速到醫療站消毒,目前破傷風疫苗充足,食藥署也已調度一批破傷風疫苗到災區,傷口處理時施打破傷風疫苗也會有保護作用。

據傳有鏟子超人救災後,出現「橫紋肌溶解」進加護病房急救。急診出身的石崇良說明,目前天氣仍炎熱,有一些熱衰竭病人出現,炎熱氣候下長期工作,應注意「水分補充」,避免身體脫水、也能調節體溫,長期做過度負重工作或勞動,也不要太逞強,避免造成橫紋肌溶解。只要適當補充水分,注意排尿量、排尿顏色,一般來說不用太擔心。

石崇良提醒,志工投入災區服務,仍要注意自我保護,包括裝備、飲食、清潔3保,尤其飲食部分,天氣相當炎熱,注意食物解凍太久不要吃,喝水一定要喝煮沸水或瓶裝水,進食前也應注意手部清潔。

至於花蓮醫療量能,石崇良說,目前醫療量能足夠因應,部立醫院也輪流到花蓮協助,醫師公會等團體也都投入支援。爲了讓資源配置有順序,也會建立平臺讓大家登記,若有需要,再安排適當地點、時間、醫療資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