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海運、高殖利率股 聚光

圖/經濟日報提供

盤勢分析

美國川普政府宣佈對等關稅以來,以製造業出口爲主的亞太國家股市表現相對弱勢,尤以勞力密集、非必需消費品等相關領域影響相對大,如紡織成衣、製鞋與高爾夫球等,主因這些產業面對關稅議題,較難透過調漲終端零售價轉嫁成本墊高壓力,壓抑獲利空間。

短期干擾臺股大盤的最大不確定性,是美國啓動半導體國安調查(俗稱半導體晶片關稅),導致4月以來至25日止,臺灣加權指數仍下跌3.9%。上述事件不確定性仍在,惟一旦關稅談判出現正向進展,伴隨資金籌碼回補助攻,或許有機會出現一波反彈契機。

投資建議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日前於法說會強調,目前沒有看到AI客戶縮減訂單,維持2025年營收增長目標不變,並維持在臺設立的11座晶圓廠和四座先進封裝廠營運策略,反映其對未來AI趨勢發展的信心。目前以上游AI半導體訂單能見度最高,如晶圓代工、測試載板與晶圓測試廠商。

傳產方面,雖然近期關稅不確定性造成股價相對弱勢,但餐飲與飯店類股相對抗跌,且多具備高殖利率保護,有機會吸引中長期資金進駐。

海運貨櫃類股也是對等關稅不確定下的受害者,但拉長時間來思考,關稅議題落幕後,海運貨櫃需求一定會緩步回升,再者,目前臺灣前三大海運貨櫃個股具備高現金殖利率題材,爲其股價提供下檔保護空間。

隨首季上市櫃公司財報陸續公佈,以及各國與美方對等關稅談判持續,預料短期市場波動幅度仍大,建議以訂單能見度高、高殖利率個股爲現階段配置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