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高股息殖利率股 抗震
圖/經濟日報提供
盤勢分析
臺灣受惠AI浪潮帶動強勁需求,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廠商提前拉貨,出口數據持續繳出亮眼成績單,尤其電子零組件及資通訊產品出口表現突出,6月出口總值持續創高、達530億美元,年增33.7%,反映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此外,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創新政策,例如半導體先進製程發展、綠能產業投資等,也爲臺灣經濟長期發展注入新動能。整體而言,臺灣經濟基本面穩固,企業獲利能力維持高檔,爲臺股提供良好支撐基礎。
美股近期開始公佈第2季財報,其中,美國科技巨頭財報與股價波動對臺股具有顯著帶動作用,特別是和AI供應鏈相關的產業與美股連動性高。若美股相關科技類股財報持續優於市場預期,未來營運展望也正向,將爲臺股續強提供動能。
美國尚未公佈對臺灣的對等關稅及半導體關稅稅率,因此國內仍受相關不確定因素干擾,可能爲臺灣下半年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埋下變數。對等關稅潛在壓力及挑戰雖不可免,但相較於4月初美國關稅剛發佈時的高度混亂及不確定態勢,政府及企業已累積更多應變經驗,預期影響相對可控。
投資建議
面對當前臺股盤勢,建議投資人專注於具備核心競爭力與長期成長潛力的產業和個股。AI相關產業仍是臺股的核心支柱,特別是半導體先進製程、AI晶片設計、高效能運算(HPC)相關供應鏈,預期這些相關產業將持續受惠於全球數位轉型與AI應用擴大。
建議關注AI供應鏈相關企業,留意其訂單能見度與技術領先優勢。隨着AI應用擴大及主權AI興起,帶動AI資本支出持續增加,相關廠商營收、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此外,具備高股息殖利率且營運穩健的產業及個股,在市場震盪時能提供相對穩定的報酬,這些公司通常具備較佳的現金流與配息能力,可作爲資產配置的選項之一,有助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