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車用半導體族羣 躍起
盤勢分析
臺股在美中關稅議題出現和緩之後,帶量突破新的高點,但28日小幅拉回,加權指數終場小跌44點,收在27,949點,成交量約5,556億元。
美中貿易爭端出現轉圜,中方延緩稀土禁令,美方也暫緩加徵新關稅,爲接下來的元首會談鋪路。
同時,美國企業財報周登場,與AI相關企業亮麗財報與強勁展望提振了市場信心。
焦點轉回臺股,半導體龍頭大廠財報表現亮眼,市場樂觀預期,接下來與AI零組件相關的企業,其財報及未來展望將有強勁表現。股市爲先行指標,相關供應鏈股價已陸續表態,尤其AI伺服器的散熱、電源供應、整櫃組裝等,持續扮演盤面主流。
此外,受惠於報價上揚,記憶體及被動元件等產業,近期獲利預估與目標價頻頻被調升。光通訊族羣也因「矽光子國家隊」的利多刺激而大漲,不過此族羣股性向來活潑,投資人介入時仍須嚴格控管風險。
相較之下,近期股價表現較弱的銅箔基板(CCL)、印刷電路板(PCB)、交換器 (Switch)及半導體工程設備廠等,亦可適度逢低關注。
而近期市場焦點也轉向車用半導體族羣,主要受惠於全球車用二極體及MOSFET大廠荷蘭安世半導體,因地緣政治爭端面臨中國出口限制,導致全球車用供應鏈緊張。由於安世是歐系一線車廠的關鍵供應商,斷鏈危機已迫使車廠及Tier 1零組件大廠緊急尋求替代來源。此一轉單效應正嘉惠臺灣二極體廠商。
投資建議
風險控管應置於首位。建議投資人採取「攻守兼備」的均衡配置。核心攻擊部位:維持在AI及半導體等長線趨勢股,但須審慎評估其估值水平,避免過度追高。
防禦價值部位:將部分資金策略性轉移,局股價已修正、但具備景氣復甦潛力的優質龍頭股,特別是受惠於降息預期、有望帶動需求的消費性類股。
透過「AI成長」搭配「消費價值」的組合,以應對未來複雜多變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