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繳!欠稅大戶追稅難 下半年追回2.85億元
財政部。(圖/吳靜君攝)
財政部每年7月都會公告個人欠稅1000萬以上、營利事業5000萬元以上「欠稅大戶」的名單,上榜戶都是大家常見的老面孔,但是因爲資產已經轉移、隱匿,財政部從2010年中到2024年底將近15年,共計追回欠稅款245.19億元。
財政部每年都會公佈「欠稅大戶」的名單,以2024年公佈的名單共計915件,金額約895.12億元。每年公告欠稅大戶大多是「熟面孔」,包含黃任中家族每年以33.7億元的欠稅款,年年穩居榜首,其子黃若谷因爲2007年3月後所產生欠稅案,已經過了追稅期而不被公告,欠稅款高達19億元無法追回。2024年公告案件中,太子汽車創辦人許勝發之妻子,許鄭溫溫也積欠遺產稅5.2億元,被公告欠稅大戶,居個人前20大中排行第7名。
財政部近期公佈最新的追稅情形,2024年7月到12月底追回金額2.85億元。而就財政部這15年來追稅情形可分三段時期,追回金額呈現「遞減」,從2010年到2011年年追稅金額都可以突破20億元;2012年到2018年追稅款降至11億元到18多億元;而自2019年開始至今,每年追回都僅追回5到8億元,近2年到追回金額分別爲5.91、5.43億元,去年半年追回2.85億元,累計追回245.19億元。
財政部官員表示,每年公告的重大欠稅案件是較久之前的欠稅案,有些刻意欠稅者確實藉由移轉財產等方式,讓稽徵機關追稅困難。不過近年幾項措施,讓新增案、小額欠稅案可以更快追到稅、成效更好,避免進入「重大欠稅案件」公告,包含提早聲請假扣押,只要納稅義務者有隱匿或者移轉資產的跡象,稅捐稽徵機關可以在繳納通知書送達時,就可以向法院聲請假扣押,避免追稅者刻意隱匿或移轉資產,成爲追稅破口。
配合個人戶的薪資執行、債權的代位求償、公司如果於勞動部的退休金已經給付給員工後,若還有退休金餘額請求等手段。最高民事大法庭2022年裁定,保單可強制執行,現在金管會送立法院修法,界定可執行的範圍,可明確區分可執行與不可執行保單,避免欠稅戶透過保單躉繳轉移資產,對稽徵機關追稅相當有利。
財政部表示,年代久遠、重大欠稅案件執行確實困難,每年徵起的案件也會愈來愈少,新追稅手段,將使得新增進入欠稅大戶的名單減少,因此未來「欠稅大戶」名單更易出現常見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