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員證照難考、薪資低陷人力荒 若想賺多一點只能這樣做

中央自108年起推動「泳池與開放水域兩證合一」及「訓練與檢定合一」制度後,救生員發證人數大幅下滑,2023年全國僅核發728張證照,遠低於全國估計所需的8000至1萬人力。記者張策/攝影

炎炎夏日泳池使用量攀升,但站在池畔守護安全的救生員卻面臨人力吃緊、待遇不佳等困境。新北市議員戴湘儀指出,中央自108年起推動「泳池與開放水域兩證合一」及「訓練與檢定合一」制度後,救生員發證人數大幅下滑,2023年全國僅核發728張證照,遠低於全國估計所需的8000至1萬人力。

在從事救生員工作約7年的33歲高先生表示,目前取得證照不僅流程繁瑣,術科測驗難度也高,包括須於短時間內完成拖帶假人、水中急救等項目,許多學員考試不過便放棄報考。考照難、薪資低,加上職場條件未改善,是導致人力荒的主因。

「我們不只是站在泳池邊盯着水面,還要負責泳池清潔、水質檢測、設備維護,甚至還得兼任游泳教學,薪水卻只有不到4萬元,有些地方還不給加班費。」高先生直言,救生員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卻缺乏合理的待遇與保障。

高先生說,若想賺得多一點,只能「四處跑場」,到處接不同泳池的班,包括社區大樓的游泳池、私人或學校泳池等,沒有固定場地、時間彈性小,工時一長體力負擔也大。他坦言,有些社區泳池對住戶感受特別敏感,「吹哨音太大、講話聲音太高、甚至只是坐姿太隨興,都可能被投訴」,遇到比較刁鑽的住戶,還要一再溝通,壓力比一般公設場館還大。

「好的場地早就被資深救生員包了」,高先生無奈表示,條件好、工作穩定又輕鬆的缺通常都是內部消化,要多接臨時班的,多半是環境差、設備老舊、工作項目又一堆的場地,「清潔、維修、開關設施都要包,薪水也沒比較高,真的撐得住的沒幾個。」

除了待遇問題,救生員還需承擔高度法律責任。高先生指出,依現行規定,救生員對負責泳池範圍具有保護義務,若發生意外,可能因未盡監督之責而被追究責任,「有功無賞,出事要賠」,不少人因此選擇離職,導致人力更形緊張。

高先生也坦言,救生員這份工作在同類型水域職業中幾乎是「最苦最沒誘因」的一種。相較之下,游泳教練、潛水教練不僅收入明顯較高,排課彈性也大,還能依專業自由接案、自主經營,「會游泳的人當然寧願去當教練,誰還想一整天站在池邊吹哨子、背法律責任,還拿不到多少錢?」他說,正因爲如此,年輕一代更難被吸引投入救生行業,眼前的缺工問題恐怕只會愈來愈嚴重。

中央自108年起推動「泳池與開放水域兩證合一」及「訓練與檢定合一」制度後,救生員發證人數大幅下滑,2023年全國僅核發728張證照,遠低於全國估計所需的8000至1萬人力。記者張策/攝影

中央自108年起推動「泳池與開放水域兩證合一」及「訓練與檢定合一」制度後,救生員發證人數大幅下滑,2023年全國僅核發728張證照,遠低於全國估計所需的8000至1萬人力。記者張策/攝影

中央自108年起推動「泳池與開放水域兩證合一」及「訓練與檢定合一」制度後,救生員發證人數大幅下滑,2023年全國僅核發728張證照,遠低於全國估計所需的8000至1萬人力。記者張策/攝影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