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不耐症 專家促納癌症篩檢

專家建議無飲酒習慣者不應開始飲酒,已有飲酒習慣者應儘量減量。(林周義攝)(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酒精爲一級致癌物,飲酒無論多寡,均可能導致癌症及各器官損傷,但喝酒容易臉紅的酒精不耐症患者,罹癌風險更高。過去研究指出,單純喝酒者的罹癌風險爲一般人的7倍,但若患有酒精不耐症,又喝酒,風險則會提高至70倍。專家呼籲政府,應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另建議無飲酒習慣者不應開始飲酒,已有飲酒習慣者應儘量減量。

臺灣酒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哲宏表示,臺灣有49%的人有酒精不耐症,這是東亞人特有的遺傳性疾病。在春秋戰國時代,第一個人出現遺傳性的基因突變,經過2000~3000年,就傳到東亞,不只臺灣,日本也有40%、韓國35%,而中國、越南都有,但臺灣的盛行率是全世界最高。

「有這個問題的人,喝酒非常危險,喝半瓶啤酒就會臉紅、心跳加快,甚至嘔吐、頭痛。」陳哲宏說,酒精不耐症的人難以把乙醛代謝,這是最危險的致癌物。臺灣有5癌篩檢,但是都沒有把基因檢測放進去。若是喝酒加上吃檳榔、抽菸,又有酒精不耐症,罹癌風險高達300倍以上。

他表示,精準醫學的時代,很多工具可以用,卻沒有利用,建議將酒精不耐症基因檢測納入癌症篩檢,民衆不必抽血,口腔刷一刷,約1小時後就能知道結果。現行各家醫院健康檢查,自費做檢測的價格約介於1000~1500元之間,若大量購買,成本應該可壓低至幾百元。

臺大醫院內科部醫師張以承提醒民衆,酒精爲一級致癌物,飲酒無論多寡,均可能導致癌症及各器官損傷,建議無飲酒習慣者不應開始飲酒,已有飲酒習慣者應儘量減量,每週不超過兩個標準酒精單位(例如:啤酒500ml、葡萄酒250ml、米酒150ml、烈酒50ml)。他也呼籲在所有含酒精飲品上加註「飲酒易致癌」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