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能辦、週末能辦、掌上能辦 貴陽市公積金“社區服務站”架起便民連心橋
原標題:就近能辦 週末能辦 掌上能辦(主題)
——貴陽市公積金“社區服務站”架起便民連心橋(副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黎婭茹
近日,在貴陽市高新區貴陽銀行高新支行的社區服務站,外賣騎手小王僅用10分鐘便完成了公積金開戶手續。
近兩年來,貴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推進“小窗口服務大民生”,以36個“社區服務站”爲紐帶,將服務窗口下沉至社區,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服務下沉全覆蓋 構建“15分鐘服務圈”
“過去,貴陽市的公積金業務全都集中在政務大廳,每次辦業務都得專門請假。”家住雲巖區普陀路街道的王先生說,現在家門口的銀行新設了公積金服務窗口,“現在取公積金、查貸款進度都不用跑遠路,這纔是真正的‘家門口的公積金’!”
王先生點讚的“家門口的公積金”是貴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啓動的惠民新舉措。爲深化“15分鐘生活圈”建設,該中心聯合貴陽銀行、建設銀行等11家金融機構,在居民區、高校、產業園區周邊社區銀行開設36個住房公積金“社區服務站”。
這種社區服務站以“週末不打烊”的貼心模式破解上班族辦事難題:每週七天開放,週末照常辦理業務,真正實現“就近能辦、週末可辦”。
與此同時,“線下+線上”雙軌服務模式的創新,讓便民舉措既有速度更有溫度:一是提供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高頻服務事項的辦理,真正做到“一站辦”;二是爲羣衆提供詳細周到的諮詢解答,真正做到“貼心辦”;三是爲繳存職工、企業經辦人提供線上業務辦理輔導,推動公積金業務“網上辦”。
截至目前,36個社區服務站已累計辦理公積金業務1.25萬筆。
精準施策解民憂 服務升級暖民心
在雲巖區富水北路社區服務站,網約車司機張師傅僅憑個人身份證原件,便完成了靈活就業人員公積金開戶。
去年6月,針對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社區服務站開通專項諮詢通道,結合《貴陽貴安靈活就業人員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現場解答繳存、貸款、提取政策。僅2024年,爲1451餘名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開戶,累計發放公積金貸款66筆,金額2600餘萬元。
在清鎮市雲嶺西路社區服務站,60歲的王阿姨在工作人員幫助下,僅用10分鐘便完成了退休提取。
幫助靈活就業人員“零門檻”繳存公積金、爲老年人推出“一對一”幫辦服務,這些精準服務是貴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破解羣衆民生痛點的生動註腳。近年來,貴陽市公積金中心以“惠民公積金、服務暖人心”行動爲抓手,將“爲民服務”從口號轉化爲實績。
目前,貴陽市公積金中心已推出“築房夢·金心圓”政務服務品牌,通過流程再造、數字賦能、場景延伸,推動公積金服務全方位升級。
數字賦能提質效 智慧服務“零距離”
“原本以爲要跑好幾趟才能辦的公積金提取,沒想到在社區服務站5分鐘就搞定了!”在觀山湖區世紀城社區服務站,市民張女士興奮地展示手機上的到賬短信。她想用公積金償還商業貸款,工作人員通過系統調取房產和貸款信息後,僅憑身份證就完成了在線審批,資金“秒到賬”。
貴陽市公積金中心積極打通民政、不動產登記、銀行等部門數據,羣衆辦理購房提取僅需身份證即可辦理,業務辦理時長大大縮短。同時,大力推進“數字公積金”建設,打造“羣衆指尖的公積金”,拓寬“網上辦”“掌上辦”服務功能,完善優化網上業務大廳、微信公衆號、公積金APP等多渠道服務功能,真正實現了多項住房公積金業務由“面對面”轉向“屏對屏”。
據統計,僅2024年,3.5萬家單位線上辦理業務147.6萬筆,20餘萬人次“掌上”提取公積金22.4萬筆,全程網辦率達93.5%。服務質效的提升,最終化作羣衆實實在在的“滿意指數”。2024年,貴陽市公積金中心累計收到評價12.5萬條,滿意度100%;共計收到羣衆贈送錦旗31面、表揚信26封。
貴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將持續優化站點佈局、拓展服務場景,讓“小窗口”釋放更多溫暖。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