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臺股基金淨值創高
臺股站上2萬8,000點大關,臺股基金中約134檔臺股基金淨值與大盤同創新高,也讓82萬餘位受益人都賺錢。以比例來看,94%臺股基金淨值都創新高,98%臺股基金投資人都賺錢。其中,又以主動式臺股ETF基金表現相對佳。
淨值新高、規模百億以上的臺股基金受益人前十名的前兩名爲統一臺股增長主動式ETF(00981A)及羣益臺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都是主動式,其餘依序爲:統一奔騰、統一大滿貫、統一黑馬、國泰小龍、國泰臺灣高股息、安聯臺灣科技。羣益馬拉松及安聯臺灣大壩。
羣益臺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暨羣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短線應控管風險,觀察融資餘額快速累積、技術面乖離率擴大的變化。中長期佈局仍以AI、雲端伺服器、先進製程半導體爲主,因其具備高成長性與產業集中度,將驅動臺灣出口與獲利持續擴張。此外,須關注第4季契機,年底爲電子旺季與作帳行情,加上資金回補需求,臺股中期仍偏多,建議投資人宜把握震盪中的進場機會。
統一投信表示,根據最新的企業財報及各國政府AI投資政策,明(2026)年AI需求預期保持強勁,有望延續臺股行情。依彭博統計的歷史數據,節慶行情和科技新品發表利多,使臺股年底多有不錯表現。主動統一臺股增長ETF鎖定主宰AI市場的龍頭股,並關注受惠漲價題材、低基期補漲的族羣,透過靈活選股與動態調整策略,可以持續爲投資人追求超額報酬。
國泰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樑恩溢表示,美國就業市場正臨結構性調整,關稅推升企業營運成本,造成傳統產業壓力;同時,AI創新加速科技業資源重整,微軟、Meta、Amazon等企業皆傳出裁員消息,反映企業將資源集中投入AI領域。美國降息導致利差縮小,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資金傾向尋求成長性與報酬率兼具的市場,轉向新興市場。臺股憑藉AI供應鏈優勢與強勁基本面,有望成爲外資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