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不起英特爾!季辛格現身東京 助攻半導體新星

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圖中)曾被視爲葛洛夫接班人,去年黯然下臺後,加入美國的創投公司。他將善用自己的技術專長和日本的人脈,協助包括Rapidus等科技公司發展。(圖/財訊提供)

6月24日,一位「失意王子」現身日本東京。他是剛卸任的英特爾前執行長派特.季辛格(Pat Gelsinger),以美國創投Playground公司普通合夥人的新身分,出席記者說明會。《財訊》雙週刊指出,儘管這家創投在日本沒沒無聞,會場仍擠滿了記者,他們全都是爲了基辛格而來。

「我年輕時在英特爾當工程師,當時第一次出差的地點就是日本;如今過了43年,現在日本對我來說就像第2個家。」季辛格用這句話當作開場白,顯示他對日本有一份特殊情感。

季辛格2021年2月回任,出任英特爾的執行長,當時英特爾的業績和股價持續惡化,產業盟主的地位被輝達和臺積電取代。許多人深信,只有基辛格能重建這家沒落的豪門企業,因爲他是「被傳授帝王學的王子」。已經過世的英特爾傳奇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曾親手栽培季辛格,把他視爲接班人。

不過,託付給季辛格的老東家,困境遠比想像中嚴峻。在AI晶片的產品開發上,英特爾被輝達超車;在製造技術方面,又遠遠落後臺積電。基辛格堅信,維持IDM(垂直整合製造)的模式,纔是英特爾競爭力的泉源,因而提出「IDM2.0」的轉型策略,內容包括擴大晶圓代工業務等,藉此強化製造力。

救不起英特爾 難掩失落感

《財訊》披露,他在任的4年內,設備投資總額高達950億美元,是前一個4年的1.6倍,但是和臺積電技術實力、產能的差距並未縮小,反而導致營收大幅衰退。英特爾的市值在季辛格迴歸不久後的2021年4月,曾經達到2779億美元,但他卸任時,已萎縮到只剩840億美元。

在東京的記者會上,季辛格評價臺積電是「一家非常強大的企業,要追上臺積電極度困難」。當筆者進一步追問:「身爲接受過葛洛夫薰陶的您,爲何在擔任英特爾執行長時,贏不了臺積電?」他回答說:「我曾經說過,在技術上重建英特爾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我現在還是認爲,英特爾克服這項挑戰非常重要。只是我個人,在還沒完成這項任務前就不得不離開了。」從這番話中,不難看出他對老東家尚未起死回生,自己就遭到解任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