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神經減壓及內固定術 癱瘓病人能行走

臺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詩惟說明,高難度的脊髓神經損傷,只要把握24小時黃金時間,就有機會搶救恢復9成以上。(臺北醫院提供)

50歲陳先生登山時不慎從5米高邊坡墜落,導致雙腿癱瘓、無法行動,出現尿失禁症狀,緊急送醫後,確診爲第一節腰椎爆裂性骨折,伴隨嚴重神經壓迫與馬尾症候羣,神經功能受損情況極爲嚴重。

陳先生回憶,墜落後意識清楚,但感覺不到腰部以下的身體,「非常恐懼」,緊急送至衛福部臺北醫院,急診團隊完成評估後,放射科隨即進行精密檢查,確認損傷位置與範圍,接着由神經外科擬定治療計劃,把握黃金時間執行「胸椎至腰椎精準神經減壓及內固定術」。

手術中,神經外科團隊替他去除壓迫神經的骨片和血塊組織,矯正拉直壓扁的脊椎骨,並重新固定脊椎,幫助受損神經儘快修復。術後配合復健團隊安排適合輔具與療程,陳先生幾近癱瘓的神經損傷,恢復至9成以上,從只能動大拇趾,進步到能擡腳、站立、行走。

臺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曾詩惟說明,脊椎與脊髓損傷多發生在年輕、壯年等高活動力族羣,脊髓神經損傷病況複雜而危險,是高難度治療領域,但只要把握24小時黃金治療期,及早介入手術,結合多專科團隊合作,有機會提高治療成效、搶救癱瘓、降低失能程度。

經過緊急手術處理、密集復健訓練,陳先生在3周後順利出院,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更能獨立行走。曾詩惟呼籲,參與戶外活動時應該注意安全,避免高風險行爲,若不幸發生意外,應儘速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與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