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AI 硅谷搶人
隨着硅谷的AI競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各科技巨頭間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在挖走OpenAI團隊後,Meta又斥巨資挖來了蘋果的AI王牌。報道稱,爲了吸引他加入,Meta提供了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年薪。據悉,目前全球頂尖AI專家不到1000人。但越來越多的天價薪酬挖人事件不免讓人擔憂,到底是技術紅利,還是燒錢的泡沫?
四處搶人
7月8日,多家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蘋果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著名華人工程師龐若鳴(Ruoming Pang)即將離職加入Meta,Meta爲他開出了每年數千萬美元的薪酬方案。此外,龐若鳴的副手,已入職蘋果八年的Tom Gunter已經於上個月離職,多名核心成員也開始接洽Meta。
2021年,龐若鳴從Alphabet加入蘋果。作爲蘋果基礎模型團隊的負責人,其帶領着近百名工程師,支持蘋果AI和下一代Siri的大模型研發工作。以龐若鳴爲核心的人才相繼離開,無疑會讓蘋果自研模型團隊再次經歷震盪,蘋果方面連夜任命了Zhifeng Chen接管蘋果基礎模型團隊,並將團隊拆解爲多層彙報制,王崇、王子睿等華人經理被推至一線。
與蘋果同樣手忙腳亂的,還有OpenAI。過去兩週,Scale AI創始人汪滔、前GitHub CEO納特·弗裡德曼、OpenAI多模態負責人畢樹超、GPT-4o圖像生成核心餘家輝等11名頂尖研究者已陸續加入Meta。
今年6月,由於對現有人工智能團隊的不滿,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決定親自組建一個精英團隊,全力衝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發。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個秘密的新團隊在內部被稱爲"超級智能小組"。扎克伯格對此團隊抱以厚望,希望讓Meta成爲AGI領域的領導者。他認爲,與其他科技巨頭相比,Meta不僅有能力,更有責任率先實現AGI。
這一次,扎克伯格親自參與了團隊招聘,目標是招募約50名專家,包括新任AI研究主管。他將親自進行初步接洽並全程跟進。爲密切合作,他已調整Meta門洛帕克總部的工位佈局,讓新成員坐於其附近。過去一個月,他在加州太浩湖和帕洛阿爾託的家中頻繁舉辦會晤,親自招募AI研究員、基礎架構工程師及創業者。
Meta的舉動也引起了不滿。OpenAI的招聘負責人專門發文抱怨,Meta向OpenAI的員工開出高薪,但offer有效期僅爲短短几小時,員工幾乎沒有時間與自己的主管進行溝通。該負責人表示,"這種行爲不道德,甚至是令人絕望的"。
有多稀缺
除了直接挖人,硅谷大公司另一種典型的搶人方式是收購初創公司,實際上也是爲了僱用後者的創始人和核心員工。例如,Meta砸下143億美元,收購汪滔所創辦的Scale AI 49%的股權,把華裔"天才少年"納入麾下。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爲搶人才,更是直接買下了清華"天才少年"朱邦華(Banghua Zhu)和焦劍濤(Jiantao Jiao)的公司。
這也深刻反映出頂尖AI人才的稀缺性。據美國《福布斯》雜誌報道,自2019年以來,在全球範圍內,AI技能職位的招聘數量每年增長21%,遠遠超過AI人才的供應速度。《財富》雜誌更是指出,"全球頂尖AI專家屬於稀缺資源,目前全世界加起來總數還不到1000人"。全球頂尖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預測,AI人才缺口預計到2027年仍將持續,短期內難以彌補。
知情人士表示,當前,即便在硅谷,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人才也極度稀缺,不同人士給出的數字從數十人到約千人不等。按10多名參與招募的業內人士說法,硅谷"搶人"的激烈程度已"升級至職業競技水平"。
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2023年也曾提及業內一條長期準則,即最優秀的軟件工程師專業水平可能是一般工程師水平的10倍,而在人工智能領域,最優秀研究員的專業水平可能是研究員平均水平的一萬倍。這樣的優秀研究員通常被稱作"個人貢獻者",意指他們的工作足以讓一家企業成功或毀滅。
諾姆·布朗是OpenAI近期在複雜數學和科學推理方面取得突破的"功臣"之一。按照布朗的說法,他在2023年找工作時獲多名硅谷"大佬"盛情邀請: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邀他共進午餐,奧爾特曼則約他打牌,還有一名投資人邀他共乘私人飛機等。最終,布朗因OpenAI願爲其投入的人力和算力資源而入職該企業,而他本人並不看重高薪報酬。
值得注意的是,在硅谷人才爭奪戰中,不乏華人面孔。據更早之前披露的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11名首發成員名單,7人擁有清華、中科大、上海交大等中國頂尖高校背景,幾乎壟斷了GPT-4o、Gemini和蘋果大模型的核心模塊研發。
對於華人AI人才,黃仁勳曾多次表示,中國在AI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全球50%的AI研究人員是中國人。
高薪泡沫
大廠不惜重金搶人,也引起行業對薪酬泡沫的擔憂。Hugging Face聯創兼首席科學官托馬斯·沃夫(Thomas Wolf)直言,當前硅谷的人才成本已出現顯著失衡,"如今在灣區招聘一名軟件工程師的成本,足以在歐洲聘請3到4名水平相當的員工"。
《2024—2025年人工智能專家薪資報告》指出,美國是AI人才平均薪酬最高的國家,數據科學家平均年薪爲156790美元,而在加州地區,AI職位薪酬比美國平均水平還要高出約14%。
一名在硅谷從事招聘的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坦言,薪酬泡沫的風險是切實存在的。他提到,在硅谷,有"30萬俱樂部"一說,即公司內半數的員工年收入都超過30萬美元。從具體數據來看,目前最高的是Meta,2024年的中位數是37.9萬美元。谷歌的中位數是33萬美元,英偉達是30萬美元。
"這個人當下或許能拿到上億美元的薪酬包,但再過一段時間就不一定有這麼高。"他解釋道,"過去谷歌很火的時候,搜索方面的工程師薪資很高,但隨着技術普及,對應的薪酬水平迴歸常態。"
《金融時報》援引行業招聘人員和職位流動數據稱,目前,高級AI研究科學家的薪酬包已飆升至每年300萬—700萬美元,部分頂尖AI科學家年薪甚至超過1000萬美元。相比之下,沒有AI經驗的高級軟件工程師,他們的基本工資通常爲18萬—22萬美元,差距顯著。
此次大手筆挖頂尖人才,Meta同樣面臨着一些隱憂。因爲他們在薪酬水平上早已遠超原有員工。《商業內幕》報道稱,Meta現在內部的競爭壓力已經達到頂峰,一位Meta前員工也抱怨稱,許多科技行業的普通員工充滿了怨恨和嫉妒。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