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電商恐成防疫破口 政院下令11月15日起快遞貨物輸臺應申報
臺中爆發首宗非洲豬瘟疫情,境外電商運送肉製品被視爲防疫破口。對此,30日行政院會上,也針對境外電商部分加強管理,包括境外電商平臺及私人集運商進口貨物,自11月15日起,快遞貨物進口簡易申報單均應申報電商平臺或境外私人集運商資訊;一旦查獲旅客、郵包檢出檢疫物,最高處100萬元罰鍰,快遞、貨物最重可關7年、併科300萬元罰金。
行政院長卓榮泰30日聽取農業部、財政部及數位發展部「非洲豬瘟防疫精進措施及輔導補助方案及邊境防疫」報告後表示,爲防堵非洲豬瘟疫情擴散,行政院第一時間在臺中設立中央前進應變所,由農業部次長杜文珍擔任現場指揮官,並請政務委員陳時中進駐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共同召集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執行各項防疫措施。
財政部指出,現已針對自中國大陸等39處高風險地區入境旅客行李、郵輪及小三通入境旅客行李,實施100%X光檢查。此外,針對進口郵包,財政部強調,將全面實施X光檢查,同時由中華郵政公司分流來自高風險地區郵包,再由海關加強查驗,並由防檢署檢疫犬加強嗅聞,而海空運快遞貨物亦全數經X光檢查,並不定期實施專案查緝;一般進口貨櫃(物)則運用風險管理機制篩選查覈標的,鎖定高風險貨櫃(物)進行人工查驗,並於農曆三節等緝獲高峰期間提高查驗強度。
財政部進一步指出,當前每週至少2次由一級主管帶隊查緝,重點查驗違規紀錄較多業者申報貨物;嚴格查覈入境旅客行李、郵包、快遞及貨櫃(物);精進風險分析,提高人工開箱比率;11月15日起,快遞貨物進口簡易申報單均應申報電商平臺或境外私人集運商資訊,以利海關精確統計分析、提升查緝效能。
另針對強化電商管理,針對境外未落地電商,如拼多多、淘寶,數發部將要求主管平臺落實「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公告「網際網路內容涉及境外應施檢疫物販賣至國內或輸入時應採取措施」,未依規定辦理可裁罰;針對違規廣告,將立即邀集相關平臺業者共同研商廣告限制投放之處理,採取更高標準及要求,降低國人接觸違法商品的機會。
至於本土及已落地的境內電商,數發部表示,現已建立跨部會與電商業者聯防平臺,自2024年11月起已召開5次聯繫會議,共同處理平臺違規情事;2023年7月開發AI工具主動巡檢,至2025年9月底累計掃描314萬次,偵測6.4萬筆商品予以預防性下架。
另針對輔導業者自律,數發部指出,業者已主動發起每小時巡查制度,針對違規商品(如疫區豬肉產品)上架及檢舉進行即時稽覈,倘有疑似違規者,進行預防性下架及凍結賣家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