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律失常不是老年病,年輕人“心慌慌”爲哪般?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7月16日報道:當著名歌手在舞臺上自曝心臟隱疾,全球數億人正面臨同樣無聲的挑戰——“心跳亂了節奏”。心律失常,這個隱秘卻普遍的健康殺手,正悄然突破年齡壁壘,將年輕人納入高發羣體。如何重新掌控生命節律?上海市胸科醫院心功能科主任黃婧娟教授爲我們揭示關鍵信息。
心臟的精密跳動源於天然起搏器——竇房結髮出的電信號。一旦傳導系統異常,即形成心律失常(心跳過快、過慢或無序)。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心律失常住院人次超1100萬,其中房性心律失常佔比過半。其危害遠超想象:
急性風險:室速、室顫可致心臟驟停,黃金搶救僅4-6分鐘。
慢性損傷:長期房顫使腦卒中風險激增5倍,心衰風險上升3倍。
心理重負:反覆心悸、黑矇易引發焦慮抑鬱,形成惡性循環。
年輕羣體的“失序”警報
心律失常不再是老年人專利。最新報告顯示,20-40歲人羣發病率較十年前飆升37%,30-35歲羣體增幅尤甚。現代生活方式的侵蝕是核心推手:
熬夜毒害:長期睡眠剝奪擾亂自主神經,致心肌電活動不穩。
高壓侵襲:持續壓力激素分泌損傷心肌,升高發病風險。
習慣陷阱:吸菸、酗酒、過量咖啡因直接干擾心臟代謝與電傳導。
運動失衡:極端運動挑戰心臟極限,久坐則削弱其儲備能力。
破解之道:從控制到根治
告別單一藥物控制時代,精準治療帶來新希望:
導管消融術:微創技術精準摧毀異常病竈。2023年我國完成34.2萬例,房顫消融佔43%,患者術後可告別藥物。胸科醫院在PFA脈衝場消融等前沿技術領域居領先地位。
器械植入:起搏器挽救心動過緩生命,ICD除顫器可瞬間終止室速/室顫,年植入超萬例,大幅降低猝死風險。
聯合手術: “房顫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解決心律與血栓問題;“房室結消融+生理性起搏”爲複雜房顫患者重塑健康節律。
心跳是生命的原始律動,莫讓它在青春裡失序。認識風險,擁抱健康生活方式,藉助精準醫療的力量,每一顆心都能有力、從容地奏響人生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