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燒超40℃!近期多發,病死率極高

前幾日,浙江持續高溫。滾滾熱浪下,中暑的患者明顯多了起來。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診科就連續接診了兩位重症中暑的患者。

28歲快遞小哥熱痙攣

28歲的快遞小哥小馬(化名)來院時四肢肌肉不自主的痙攣且伴有疼痛,這是重症中暑的一種,叫做熱痙攣,常發生於初次進入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量過大時,大量出汗且僅補水者。

急診科醫生翁銀燕發現,儘管小馬的單位也有相應暑季作息調整,但因爲其在杭州市西湖區工作,大部分爲舊小區、樓梯房,出汗多,雖然他在工作時也有大量飲水、補充水分,也不幸中招。

“熱痙攣的發生可能與鈉丟失有關,不是僅補純水就可以了,要及時補充鹽分和電解質水,避免體內電解質紊亂。”翁銀燕解釋。

不過,好在年輕,小馬在快速予以補液、降溫等精準治療後不適症狀得到了迅速緩解。

78歲大伯熱射病

家中昏迷

另一位78歲的患者張大伯(化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由於空調突然故障,而維修師傅遲遲未到,他只能依靠電風扇散熱,最終導致了熱射病,在家中昏迷時體溫高達40.5℃,情況十分危急。

入院後,翁銀燕對其採取了冰鹽水等降溫措施,並排除了其他可能導致昏迷的疾病。經過30分鐘的緊急處理,張大伯的體溫下降至38.9℃,神志逐漸清醒。目前正在病房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危重症醫學中心兼急診醫學科主任韓芳提醒,高溫天氣建議大家儘量減少外出,外出時要做好防暑工作,家中老人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頭暈、乏力、大量出汗、暈厥等症狀,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要及時就醫。

浙江省中山醫院急診科主任李剛也強調,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其典型症狀主要表現爲高熱、無汗和意識障礙三聯徵。高熱時,患者體溫顯著升高,皮膚摸起來燙手;無汗是由於汗腺功能衰竭;意識障礙則包括不同程度的嗜睡、昏迷等,嚴重者還會出現譫妄、抽搐等症狀。

“熱射病進展迅速,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預後極差,病死率高達50%以上,對於50週歲以上的患者來說死亡率甚至達到70%左右。因此,一旦發現相關症狀,必須迅速採取措施,及時送醫治療。”他提到此前接診的一位高齡患者,因爲省電未開空調,屋內十分悶熱潮溼,家屬發現其昏迷後撥打120送醫,當時體溫高達42℃,即便入院積極救治後,各個臟器仍然受到不可逆的損傷,尤其大腦功能已經喪失,在EICU住了很長一段時間,非常可惜。

身邊有人中暑

就醫前可以這麼做

身邊有人中暑了,第一時間進行急救也非常關鍵,在就醫之前,我們可以這麼做:

首先,第一時間把中暑者轉移到涼快通風處;

第二,脫去多餘的或者緊身的衣服,給患者降溫;

第三,有條件最好趕緊物理降溫,用冷水毛巾反覆擦拭全身;對昏迷抽搐患者,將頭偏向一側,確保呼吸通暢,防止誤吸。

來源 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