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熊孩子自救指南:5個心理學妙招,養成禮儀小天使
五一您帶孩子出遊了嗎?
如果在景區,孩子突然鬧脾氣,不配合,大哭大鬧,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急救一下呢?
當然有,下面5個心理學妙招,有親子出遊計劃的家長,趕緊掏出小本本記好啦~
這裡用了心理學中的"社會故事法"。
咱們可以提前和孩子玩情景模擬,比如要去博物館,可以跟寶寶說:"一會你是優雅的小公主,要像艾莎女王一樣端正站好哦~"
讓孩子自己說出答案。
兒童發展專家研究發現,角色扮演能激活孩子的鏡像神經元,比單純說教有效3倍!
這應用了行爲心理學的"代幣制強化法"。
記得只要孩子在做到了,就要及時獎勵,哥倫比亞大學實驗證明,即時反饋能讓好行爲增加47%。
遇到需要保持安靜的場合,可以和孩子玩"木頭人比賽",或者"悄悄話接力"。
兒童遊戲治療師發現,這種趣味挑戰,能讓孩子的專注力提升2.8倍。
還可以隨身攜帶貼紙書、迷你拼圖。
當孩子排隊煩躁時,立刻拿出迷你棋牌,大戰一場。
心理學揭秘:孩子的專注力只有年齡+1分鐘,及時轉移注意力,才能避免崩潰。
在博物館或景區,可以給孩子佈置任務:
發展心理學指出,3-6歲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維持5-15分鐘,用任務驅動法能讓等待時間變得有趣。
共情+選擇+轉移
當孩子開始鬧脾氣時,先蹲下平視TA的眼睛:
耶魯大學情緒課程強調,這種"共情-選擇-轉移"策略,能快速平復90%的哭鬧。
好習慣養成,需要21天!
如果這次出行,孩子表現不好,不用着急,堅持用前面這些方法,下個假期,你家寶貝絕對會讓你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