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旅遊“一票管三天”,是對全域旅遊的積極探索

原標題:景區旅遊“一票管三天”,是對全域旅遊的積極探索

“買一張票,可以連續3天入園”,近日,在廣西南寧青秀山景區,不少遊客在購票時得知這一消息,並看到,爲便於查驗,工作人員正將購票人姓名、身份證號、購票日期等信息標註在票面上。已經在青秀山景區遊玩兩天的一位外地遊客告訴記者,“第一天沒玩夠,第二、第三天還能進來‘作補充’,這張門票買得很值。”

傳統的景區經營,門票經濟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一邊是遊客匆匆打卡,無法深度體驗景區之美;另一邊是景區單純依賴門票收入,制約行業的長遠發展。這一現狀,亟待改變。如今,在廣西127家A級旅遊景區試行的“一票三日使用制”,不僅很有針對性,也展現出地方政府在旅遊市場上主動求變的現實邏輯:從“賣門票”向“賣服務”、從“單一景觀”向“綜合目的地”轉變。

這一創新舉措,是景區經營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的積極探索。隨着旅遊市場的發展,遊客更願意爲時間和體驗付費,而非單純地爲景區埋單。現實發展給旅遊市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票三日使用制”正是對此的一種積極應對。同時,這也是對頂層設計的貫徹落實。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了《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而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則是首要任務。

“一票三日使用制”背後的思路與理念是對的,但理想與現實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表面上來看,一些景區驗票效率低下,人工登記導致的排隊擁堵、閘機系統未適配人臉識別等技術短板,不僅影響遊客體驗,也消解了制度善意。深層次來看,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後能否留下游客,仍是破題的關鍵,若僅有“三日入園”政策而無配套的餐飲、住宿、文化體驗等,門票政策利好會被不斷稀釋。

“一票三日使用制”的紅利能否釋放,關鍵在景區能否同步完成提質升級。隨着景區門票政策帶來的利好,景區應在加強自身品質上不斷做文章,努力培育精品線路,積極完善公共服務,不斷加大文創產品、旅遊商品的創新力度,進一步提升遊客的文化體驗,增強景區的吸引力與競爭力。只有從景觀展示轉向文化敘事,從單一門票收入轉向多元業態共生,才能更好地釋放出這一政策的“乘數效應”。

“一票三日使用制”的真正價值,在於倒逼景區擺脫路徑依賴,探索門票之外的生存之道。旅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終究要回歸到服務與體驗的上來。當景區不再只是簡單地“賣風景”,而成爲“賣時光”的生活空間,旅遊經濟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龍敏飛)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