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搶單補貼,雷軍直播迴應“大可不必”!實探門店:YU7交付週期超一年|一線

《科創板日報》7月3日訊(記者 唐植瀟) 近期小米YU7正式上市開售,訂單量激增之下,小米YU7引發多重連鎖反應。排期週期拉長、訂單轉讓活躍、“定金不退”機制引發用戶焦慮,同時吸引競品車企推出“補貼轉單”政策,試圖從中截流潛在客戶。

7月2日晚間,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通過直播形式迴應外界關切,介紹YU7鎖單數據、交付節奏、產能提升、試駕安排及用戶結構等內容。雷軍在直播間罕見迴應友商“截單”行爲,稱“大可不必”。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小米YU7不同車型排期差異明顯,高配版本交付週期更短;部分用戶因等車時間過長轉而轉讓訂單,相關轉單話題在社交平臺持續升溫。與此同時,蔚來、極氪等品牌也針對小米YU7預定準車主推出了轉定補貼政策。

新車試駕及交付壓力較大

隨着鎖單開啓,小米YU7交付週期迅速拉長。據小米銷售人員介紹,目前標準版最快交付週期爲58–61周(超一年),Pro版爲51–54周,Max版則爲39–42周。其中,Max版爲全系中交付週期最短的版本。一位小米汽車銷售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如果想早提車,建議考慮Max版本。”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陸續曬出鎖單後系統顯示的交付週期截圖,排期普遍在40周以上。部分用戶嘗試通過更換車型或顏色配置方式縮短等待週期,並在用戶社區內交流排期情況。

同時,購置稅政策變化也成爲影響購車計劃的重要因素。根據財政部等三部門聯合發佈的公告,自2026年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將從免徵調整爲減半徵收,每輛車減稅上限爲1.5萬元。若車輛無法在2025年底前交付,用戶預計將面臨額外稅費支出。

以小米YU7售價最低的25.35萬元標準版爲例,若在2026年提車,需繳納約1.12萬元購置稅;而高配的32.99萬元Max版因超過減稅上限,實際會多繳納約1.46萬元的稅費。疊加國家“汽車以舊換新”補貼2025年僅延續到2025年12月31日,2026年的政策尚不明確。

因此也有用戶表示:“早點鎖單、年底前提車,免得明年再多掏購置稅,享受不到政策優惠。”

雷軍在直播中表示,YU7發佈18小時後鎖單24萬單,“火爆程度超出預期”,小米已臨時決定於本週日(7月6日)開放一次限時改配,但“改配需重新排隊”。他坦言,由於訂單集中涌入,試駕及交付壓力較大,“懇請用戶理解”,並承諾將持續提升產能。

針對“轉單現象”及“訂單真實度”的網絡質疑,雷軍迴應稱:“小米SU7及SU7 Ultra轉單至YU7的佔比不足15%。YU7鎖單用戶平均年齡33歲。其中,女性用戶比例30%。比小米SU7同期高 4.5%。小米YU7的蘋果用戶佔比52.4%,比SU7同期高4.4%。當前訂單數最多的TOP3城市分別是,上海、杭州、北京。這三個地方也都是Model Y賣得最好的城市。”

雷軍迴應車企補貼定金截單

在定金不可退、交付週期拉長的背景下,部分小米YU7鎖單用戶開始嘗試轉讓訂單。

在社交平臺與二手交易平臺上,《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已有用戶發佈轉單信息,註明“支持改名”“可配合走完流程”等內容,標註轉讓價格從貼補費用至加價不等。

部分用戶因排期靠後、等待時間較長選擇貼錢轉單,補償金額在數百至上千元區間;也有用戶表示,其訂單鎖單時間較早、交付週期在10周以內,正在以2000元至上萬元不等的加價進行轉讓。轉單價格與交付週期呈正相關關係,交付時間越短,加價幅度越高。

在交易方式上,多位用戶在平臺上分享了非官方轉單的主要路徑,包括在鎖單前協助更換購車人身份信息,或在鎖定後通過“手拉手過戶”的方式完成最終交付。由於小米訂單綁定身份證、手機號及小米賬號等信息,上述方式通常需要雙方協商配合,並承擔一定不確定性風險。

小米YU7鎖單用戶的部分退訂現象,正在被友商品牌作爲爭奪線索的重要機會。

《科創板日報》記者在深圳蔚來直營門店時,銷售人員表示,該店爲“華南區域的標杆門店”,近期確有客戶因交付週期較長放棄YU7訂單並轉定蔚來產品。對方表示,若客戶能出示小米YU7定金支付截圖,即可獲得5000元購車補貼,直接抵扣車款。

極氪方面,有銷售人員在與客戶溝通中表示,若其轉定極氪車型,可獲得相應積分補償,具體金額和核銷方式由門店決定;據其他車主在社交平臺反饋,智界品牌銷售亦通過線上渠道發佈“補貼小米YU7定金”的信息,用於吸引部分已鎖單用戶轉向意向購車流程。

公開報道顯示,阿維塔品牌亦有門店執行類似政策。7月1日,阿維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確有“退訂補償”行爲,但爲各地門店層面的自主執行,非總部統一部署。

小米YU7的熱度也引發了部分新能源車企高層的討論。

6月27日,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在公開場合表示,看到小米YU7的訂單數量後“壓力倍增”。他說,原本因爲零跑5月銷量表現良好心情很好,但當晚看到YU7發佈會後的訂單數據後“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

6月30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在微博表示,自己也下單了小米YU7,並稱“成功的核心在於產品競爭力強勁”。他同時介紹,小鵬G7將於7月3日發佈,並期待帶來“不同選擇”。對此,雷軍隨後轉發微博迴應:“謝謝小鵬支持,我們一定加速生產,力爭早點交車。”

此外,蔚來高級副總裁、樂道汽車總裁沈斐也在公開發言中表示:“看完YU7發佈會,可以放心選樂道L60了。”他強調L60在空間、屏幕、能耗和換電體驗上的差異化優勢,明顯以小米YU7爲對照對象。

針對部分競品車型的”截單“現象,雷軍在直播中罕見地迴應表示:“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真的不是太好,我們不建議同行這麼做。”他同時呼籲消費者理性看待國產新能源市場,“國產新能源車其實都不錯”,推薦包括小鵬G7、理想i8、Model Y在內的其他品牌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