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會談前夕 美製裁中企 陸強烈反彈

中美即將於西班牙展開新一輪經貿會談之際,美國商務部再將廿三家大陸企業增列至「實體清單」,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圖爲美國財長貝森特(左)與大陸副總理何立峰(右)今年五月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雙邊會談前握手合照。(路透)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今日將率團前往西班牙,與美方展開新一輪經貿會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公告,將廿三家大陸企業和組織增列至「實體清單」,進行嚴格出口管制,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大陸商務部昨晚透過新聞稿質問,中美十四日將在西班牙舉行經貿會談。美方此時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意欲何爲?

隨後,大陸商務部昨晚接連發布兩份公告,宣佈對美國「相關模擬芯片」(特定類比IC晶片)發起反傾銷調查,同時就美國對中國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調查。在雙方動作頻頻下,中美本輪會談是否生變值得關注。

針對美國財長貝森特將在西班牙馬德里與何立峰再度舉行會談傳聞,大陸商務部十二日晚間透過新聞稿證實,經中美雙方商定,何立峰將於十四日至十七日率團赴西班牙與美方舉行會談。雙方將討論美國單邊關稅措施、濫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經貿問題。

在中美即將再度展開經貿高層會談之際,BIS卻公告將廿三家中國企業和單位增列至「實體清單」,要求任何受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管轄物項對這些企業出口時均需申請許可證,且許可證按「推定拒絕」原則審覈,即原則上拒絕發放許可。BIS還對上海復旦微電子有限公司、上海華嶺集成電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長臂管轄」,阻止其在海外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晶片。BIS指稱,這些實體涉及高性能運算(HPC)晶片生產,包括用於AI和其他軍民兩用應用的晶片。BIS並稱,上海復旦微電子有限公司還向俄羅斯軍事終端用戶提供技術。

BIS以轉移受管制物項爲由,將華科供應鏈(香港)有限公司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將上海索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納入「實體清單」,指控這些實體爲中國軍工複合體中的關鍵客戶開發電腦輔助工程軟體。此次被增列至「實體清單」還有「上海復旦微電子(香港)有限公司(臺灣)」。

對於美國這項新動作,大陸商務部昨晚發佈新聞稿,指責美國商務部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對半導體、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商貿物流等領域多家中國實體實施制裁。新聞稿並稱,「九月十四日起,中美雙方將在西班牙舉行經貿會談。美方此時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意欲何爲?」

大陸商務部隨後並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以及「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

就美國的「反歧視」調查,公告稱調查對象爲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包括二○一八年以來,美國政府基於對華三○一調查結果,已經或將要對包括集成電路在內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以及其他可能的禁止、限制或類似措施等。調查自昨日起,調查期限三個月,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