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沙盒計劃啓動!10組公民團隊齊聚共學

本次「育成團隊啓動會議」不僅是沙盒計劃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臺灣在邁向淨零轉型的歷程中,公民社會角色的轉變與深化—從參與者逐步成爲實踐者與推動者。(圖/國研院)

爲深化公民參與、擴大在地淨零行動能量,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執行國科會計劃所成立的「臺灣淨零科技方案推動小組」規劃執行之「公民團體創新示範與沙盒試驗計劃」,今(16)日正式舉辦「育成團隊啓動會議」,爲計劃揭開新階段序幕。

國研院說明,本會議邀集十組入選之育成團隊、沙盒試點團隊及多位專業輔導顧問齊聚一堂,透過經驗分享、跨域對話與共學工作坊的交流方式,建立彼此合作的基礎,共同啓動沙盒計劃育成機制的實質運作。活動現場氣氛熱絡,展現民間力量在推動淨零轉型過程中的豐沛創新能量與行動實踐力。

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指出,臺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進程,不僅是一項科技研發或產業轉型的工程,更是一場需要全體社會共同投入的長期學習與集體行動歷程,「國科會推動沙盒計劃的核心精神,在於讓民間成爲創新的主體,從生活場域出發,以公民自發的實驗與實踐,探索可行且具擴散潛力的淨零解方。」

林法正進一步表示,本次啓動的育成機制,將透過系統化的輔導與支持,協助具潛力之團隊補足執行量能,建立符合科學與政策需求的方法學架構與量化評估指標,進而深化原始構想、推動場域實證,讓公民淨零行動能夠持續深化並擴散至更多社區與產業場域。

國研院提到,此次入選的十組育成團隊,領域涵蓋農業、能源、醫療、社區營造、文化展覽及金融科技等多元範疇,展現臺灣公民社會在淨零實踐上的廣度與創意,包括以農業副產物研發可再生材料、推動循環經濟的「連橫生技」、致力於醫療耗材永續轉型與減塑創新的「呼吸治療師公會全聯會」、推動漁港低碳行動與海洋文化永續的「海波浪文化」、倡議綠色消費與永續金融模式的「市民永續股份有限公司」等團體。

活動除由淨零推動小組詳細說明育成輔導機制的運作架構、階段性目標與共學計劃的設計方向外,亦特別安排沙盒試點團隊分享其落地經驗與實務挑戰,分享內容涵蓋在地場域的實踐模式、社會服務轉型歷程,以及公私協力與制度創新的具體案例,協助新進團隊理解推動策略、掌握行動步驟,並瞭解在沙盒機制中可獲得的資源與支援。

國研院強調,本次「育成團隊啓動會議」不僅是沙盒計劃的重要里程碑,更象徵臺灣在邁向淨零轉型的歷程中,公民社會角色的轉變與深化—從參與者逐步成爲實踐者與推動者。透過制度化的陪伴機制與持續共學的設計,國科會期盼凝聚多元力量,促使創新行動在地方紮根,並逐步擴散至全社會,爲2050年淨零願景注入持續前行的民間動能與社會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