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戰爭 自稱心情上的左翼

圖爲宮崎駿。(本報資料照片)

他與她的飛行:宮崎駿與日本動畫美少女的戰鬥情結(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宮崎駿出生於漫天戰火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對戰爭的殘暴與冷酷有實際的體會,其童年的記憶也延伸至作品中。在《風之谷》中,壯烈的戰爭幾乎毀壞了千年以來所有人類建造的科技文明,人類只好割據未被腐海瘴氣侵襲之地各自爲政。在《天空之城》中,宮崎駿將拉普達塑造成一個運用飛行石之力凌駕於地面小國的大型高度機械帝國,但卻因爲遇上瘟疫,人民棄城而逃。多年以後,同爲拉普達後裔的穆斯卡不擇手段企圖恢復天空之城的榮耀以統治世界,他犧牲許多麾下的士兵並啓動機械兵以達成目的,最後卻隨着崩毀的遺蹟墜入海中。而在《霍爾的移動城堡》中,宮崎駿雖以「兩人的戀情」爲主軸創作,但卻刻意在後半段加入了戰亂的劇情。

正因爲兒時對戰爭的回憶太過鮮明和痛苦,宮崎駿的電影除了描繪戰爭的殘暴,更在絕望中添了一絲溫暖與光明。像是《風之谷》的娜烏西卡對仇敵庫夏娜伸出援手;《魔法公主》的小桑儘管對貪婪粗暴的人類恨之入骨,仍帶着阿席達卡去求助山獸神;《霍爾的移動城堡》雖有激烈的戰爭,但兩國最後言歸於好,男女主角也因爲互助互愛而找到新的自我。儘管這些角色自己也命在旦夕,卻能成就捨身救人的情操,這可說是宮崎駿在反戰精神下想傳遞給觀衆與孩童們的重要訊息。

宮崎駿從未正面承認自己的政治傾向,卻多次在訪談中透露自己的左翼思想,並將自己稱之爲「心情上的左翼」。他厭惡國家機器,痛恨資本主義。儘管左派思想與社會主義不停隨着時代改變其價值和思想,但宮崎駿在二○○二年評論社會主義時認爲:「所謂的社會主義並非是這麼困難的問題,我認爲它僅是對希望的追求吧!」而對於社會主義的核心理念,他則評論:「社會主義最重要的中心理念,是『人類的尊嚴』吧?這是一直不變的。」這樣的概念與理想,也多次出現在宮崎駿動畫《紅豬》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宮崎駿的左傾政治思想,主要表現在憧憬農村共同體與肯定勞動價值上。早在宮崎駿首次導演的電視動畫《未來少年柯南》中,便透露了宮崎駿對農業共同體的嚮往。故事中出現兩個理念不同國家之間的鬥爭,即信奉資本主義的「工業島」和以農業爲基礎的「海哈巴」。工業島雖然一時以武力優勢佔領了海哈巴,但最後工業島的佔領軍卻解除武裝,成爲海哈巴的農民。在《風之谷》中,娜烏西卡所屬的風之谷,人民以採集作物爲生,使用風車灌溉引水,形成自給自足的共同體國家。在《魔法公主》中亦有達達拉城,以半農業半工業的形式組成互助組織,收容了戰亂中流離顛沛的人們和不被社會所接受的痲瘋病患。而農業共同體重視的「個人價值」,更是宮崎駿極力讚揚的理念。

在肯定勞動價值上,宮崎駿在《紅豬》中描述保可洛工廠因人手不足即將面臨倒閉,老闆保可洛便讓女兒菲兒和一衆女性親友加入設計、組裝飛機的工作行列。在飯前禱告時先懺悔借女子之手製造戰鬥艇,但隨後便要大家努力吃飯、努力工作,餐桌一片和樂融融、笑聲不斷,儘管面臨困難仍樂觀面對。《魔法公主》中的達達拉城亦充滿了勞動者,城裡無論男女都在進行着屬於自己的工作,雖然辛苦卻沒有人偷懶。染上痲瘋病而被社會排除的患者,在黑帽大人的指揮下亦負責組裝槍枝、守衛達達拉城,沒有人被這個小型社會所排除。阿席達卡在幫女人們踩吹踏鞴的風箱時問道:「這裡生活辛苦嗎?」但女村民卻笑着回答他;「比起下面的人我們好多了,不愁吃不愁穿,也沒有男人對我們擺架子!」所有人都以笑容面對人生,珍惜勞動的可貴並因此感到知足。

《神隱少女》的荻野千尋則在工作中成長,找回了自我。由於父母誤食了神明飯館裡頭的菜餚,而變成連千尋也認不出來的豬隻,爲了不落入「不工作會成豬」的詛咒,千尋乞求湯婆婆讓她在油屋打工,也正是如此,她從任性愛哭又膽小的女孩變成一位努力向上、刻苦耐勞的油屋接待員,原本非本意的勞動也變成了砥礪人格的場所。(三之二:摘自《他與她的飛行─宮崎駿與日本動畫美少女的戰鬥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