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家暴後離婚,50歲脫口秀新人“房主任”出道

來源:揚子晚報

隨着《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等熱播,帶來了全新的喜劇風暴。50歲脫口秀新人“房主任”因脫口秀引爆全場。她介紹自己是村裡的“信息中心主任”——傳播村中八卦的帶頭人。這位來自農村、經歷過家暴並最終選擇離婚的女性,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分享了她的故事和感悟,觸動了觀衆的心絃。她笑,觀衆也笑,但這場歡笑是有後勁的,有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實習生 徐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五十歲出道,“脫口秀讓我和生活和解”

“房主任”,本名樊春麗,她的出道經歷充滿了戲劇性和偶然性。一次觀看脫口秀演員李波的演出時,被隨機選中互動。話筒遞到她嘴邊,與年齡極具反差的幽默和表達能力、隨機現掛的梗,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房主任”這個名頭也來源於她的自我調侃——村裡的信息中心主任,通俗來講,就是村裡嘮嗑傳八卦的。之後她就被脫口秀俱樂部發掘簽約了。

她說,從觀衆變演員,其實很猶豫,畢竟從田間地頭去到大城市,之前也沒講過脫口秀。話頭一轉,“進城務工”,“和我老公比,舞臺上的壓力算個啥啊?”

在脫口秀中,“房主任”說媽媽給她選了一個身高一米五五,體重九十五斤的“柯基系”老公。“房主任”的媽媽覺得“房主任”的大姐一直被家暴,就是因爲老公太高,太壯了。可沒想到結婚纔不到一個月,“房主任”因爲家暴跑回孃家。之後她多次跟自己父母說想離婚,但他們依然在固守着傳統觀念:男人家暴不丟人,女人離婚丟人。

“房主任”沒有得到父母的託舉,但是她自我託舉,令她站上幸福的高地。在與脫口秀俱樂部簽約一年後的2024年4月8日,她帶着兩個女兒淨身出戶,終於給這段婚姻畫上了句號。

“房主任”的講述,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農村女性在傳統觀念與現實困境中的掙扎與反抗,也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那些隱藏在社會角落裡的女性傷痛,以及她們爲掙脫枷鎖所付出的努力。

採訪中,“房主任”說,第一次上臺非常緊張,結果全場涼到底,沒什麼信心就想放棄。跑回家,發現跟孩子爸爸實在是過不到一塊兒,於是下定決心重新回來。“之前的生活就是種地,圈在一個村子裡,突然有一天脫口秀給我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我以前覺得脫口秀只是逗大家笑的,做了這一行,才發現脫口秀對於我是一個釋放、釋懷,我把這件事講出來了,不斷地講,我發現情緒沒了,我不恨那個男人了,我反而帶着一種悲憫的心態,和生活和解,重生了,像夢一樣。”

從黃大媽到“房主任”,女性脫口秀拓展喜劇邊界

在脫口秀的舞臺上,女性的聲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多樣性,打破傳統喜劇的邊界,開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許多人還記得,2022年,黃大媽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中亮相,憑藉幽默風趣的段子迅速走紅。“很多人說我們大媽最喜歡的東西是絲巾,如果把我的絲巾連接起來,可以一直連到油菜花盛開的地方”“我這個年紀搞不了‘996’了,卷不動了”,這些貼近生活又充滿趣味的話語,讓觀衆看到了老年人生活的別樣一面。她打破了人們對老年人生活單調乏味的刻板印象,用幽默爲退休生活找到了新的出口,也爲女性在晚年追求自我價值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範例,原來,年齡從來不是束縛,任何時候都可以勇敢地展現自己的風采,發出獨特的聲音。

從60歲長沙黃大媽的幽默自嘲,到50歲“房主任”對苦難婚姻的勇敢剖析,還有新疆的小帕,這些素人出身的女性脫口秀演員,不僅帶來了令人捧腹大笑的段子,更以獨特的視角和真誠的表達,揭示了女性在生活中的種種境遇,讓女性題材在脫口秀領域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女性登上脫口秀舞臺,女性議題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從職場上的性別不平等——如女程序員總被問“你怎麼平衡事業和家庭”,而男程序員只會被問“這個bug怎麼修”,到婚戀中的各種問題——像小鹿穿着婚紗吐槽自己的婚禮,丈夫臨近婚禮的“搞不清情況”與自己的精心籌備形成鮮明對比;再到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相處模式,如趙曉卉調侃父親的“父愛如山,一動不動”,母親到家就幫忙收拾家務,父親卻直接躺下……

她們讓長期被忽視的女性困境暴露在聚光燈下,無論是職場性別不平等、婚戀問題,還是家庭內部的勞動分工失衡,都被她們用幽默的方式一一拆解,推動社會對女性議題的關注與反思。從文化角度而言,她們打破了傳統脫口秀以男性視角爲主導的局面,豐富了喜劇文化的內涵,讓脫口秀不再只是男性調侃職場、房價等話題的“專屬領域”,爲喜劇文化注入了女性的細膩、敏感與堅韌。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視頻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周逵認爲,女性觀衆在笑聲中感受到自己的經歷被理解,男性觀衆通過輕鬆的方式進入一些被視爲“女性專屬”的話題。在脫口秀中,“笑聲不僅是一種迴應,還可以成爲情感過濾器,將負面情感轉化爲集體可接受的情感體驗,讓觀衆在笑聲中接受並理解了這些沉重的情感。”

當然,女性脫口秀演員的發展仍面臨挑戰。一方面,部分觀衆可能對女性在舞臺上談論的某些話題接受度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行業內部也需要爲女性創作者提供更公平的機會與資源,讓更多女性聲音被聽見。但無論如何,小帕、“房主任”等已經邁出了勇敢的一步。